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鱔魚是如何“盤活”的

  • 發佈時間:2015-12-01 06:29:44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胡祥修 張愛虎

  仙桃市強農水産專業合作社,是郭河鎮一群販鱔魚的農民團隊發起成立的。他們將江漢平原乃至湖南洞庭湖區域的黃鱔銷往沿海省市,年銷售額達18億元。2013年以來合作社進軍農産品加工業,年銷售鹵龍蝦、泡藕帶過億元。

  夏天加冰塊,活魚到上海

  11月13日,我們來到強農合作社,院內左手邊是貨場,只見十幾個工人正在為兩輛大卡車裝貨。“一車可裝40噸活鮮,主要是鱔魚,也有少量田螺、小龍蝦,15個小時後到達上海銅川市場。”合作社理事長邵自迪介紹。

  自1986年開始,邵自迪跟著年長自己15歲的印大林大哥販銷鱔魚。早年進上海、南京市場,主要靠走長江,將鱔魚從仙桃運到漢口十七碼頭,再搭輪船到上海。運費便宜,但路途遙遠。途中,要不時將魚筐浸到江水中,防鱔魚缺氧死亡。

  後來長江航運蕭條,他們購置貨車走國道,中途在安徽六安停歇,給魚筐換水加冰。後來有了高速公路,貨車可一路直奔上海。

  長途販運,最大的難題是讓鱔魚“活”下來。他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加冰運輸方法,通過急速降溫,在夏天也能迫使鱔魚冬眠,經長途運輸而不死亡。“每筐鱔魚80斤,根據外界溫度,每筐加冰10到15斤不等。我們還將這個技術申請了發明專利。”

  2009年,印大林、邵自迪聯合81名鱔魚販子,發起成立了強農合作社。“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我們搶抓機遇,向世博會提供優質黃鱔120萬斤,引來全國媒體廣為關注,強農名聲大振,産品牢牢佔領上海、南京市場。”

  安置老哥子,闖出新路子

  從合作社大院再往裏走,冷庫、加工車間一字排開。在一處加工車間,數十名婦女正在包裝泡藕帶。“今天向外發了1500件藕帶。”邵自迪説。“這是冷庫,容量有7000立方米。藕帶采收旺季,我們可敞開收購放進冷庫,既保證老百姓的利益,又可以全年均衡生産,隨時保證市場供應。”

  沔湖泡藕帶、憶口香小龍蝦,合作社裏的加工産品都有註冊商標。

  據介紹,強農進軍加工業有些波折。團隊第一代領頭人印大林,早年決策開辦過飼料廠,但折了本。有過失敗的教訓,“老哥子”變得保守起來,只專注做物流,不願再涉足加工業。

  2012年,印大林65歲,退出了強農管理崗位,“少壯派”邵自迪成為新的領頭人。“我們幾個大股東合計,給印大哥安置好,他雖然退休,收入不少一分,每年還是分紅十幾萬元。”

  邵自迪帶領團隊放開手腳幹,連上了幾個加工項目,一年一大步。2013年起步銷售額2000多萬元,去年有6000多萬元,今年已經完成1.2億元。今年全年估計可達1.5億元。“利用現有的鱔魚經銷與物流渠道,銷售配送加工産品,這是我們的獨特優勢。”邵自迪分析道。

  強農與浙江憶口香餐飲公司合作,讓産品直接進入憶口香遍佈全國的連鎖餐館。今年供給憶口香的鹵蝦,就達1200萬元。“我們還有個研究院,與華農大教授合作,摸索鱔魚苗種繁育。仙桃鱔魚第一繁育大戶易衛祥也來我們這裡學技術。推廣鱔魚苗種繁育技術,其實我們也有私心吶。你們看,大夥把鱔魚養好了,是不是要通過我們這裡銷售出去呢?我們幫大家,也是在幫自己啊!”邵自迪一席話,説得大夥都笑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