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國供銷合作社深化改革再創發展新優勢 為農 務農 姓農

  • 發佈時間:2015-07-21 14:39: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新近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系統累計實現銷售額18483.2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縣及縣以下銷售13752.2億元,同比增長12.8%,佔全系統銷售總額的比重達到74.4%。服務“三農”,供銷社再次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

  “把為農服務放在首位,始終做到為農、務農、姓農,是供銷合作社系統始終不渝堅持的方向。”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王俠表示,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辦好供銷合作社,就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提出的總體要求,創新流通方式,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讓供銷合作社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多做貢獻。

  創新流通方式——

  實體、電商兩手抓,打造“網上供銷社”

  7月的江南驕陽似火。在浙江衢州衢江區高家鎮划船塘村村口的小賣部裏,氣氛同樣火熱:幾個村民正圍著一台電腦,熱烈討論著。他們正在網上購買襯衣。商店門口,亮橙色的“鄉村淘”標誌格外醒目。

  “以前,咱鄉下人既不會網購,也不敢網購,快遞進不了村,好不容易託人買點東西取件還得上鎮上,很麻煩。現在,村裏的小賣店升級為‘鄉村淘’,擺上了電腦,還免費為村民收郵包,讓我們村裏人也享受到了網購的便利。” 40歲的村民鮑其芳説。

  “鄉村淘”是衢州市供銷合作社建立的網路服務品牌,目前已經發展11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月均交易額超過了5000元。除了幫助農民上網買商品,服務站點還提供代繳雜費、代收代發快遞等便民業務。

  商品流通是供銷合作社的“老本行”,如何干好“老本行”,是供銷合作社在改革中面臨的“第一關”。《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要“順應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深刻變革的新趨勢,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這為供銷合作社流通模式創新指明瞭方向。

  順應時代,勇立潮頭。今年5月,全國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內14家企業,發起成立中國供銷電子商務發展聯盟,構建全國性電子商務平臺,打造“網上供銷社”。上半年,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開展電子商務企業達到1074家,比上年度增加165家,全系統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82.8億元。

  一手抓電子商務,一手抓實體網路。河北、上海、山東等供銷社利用社區網點多、網路全等優勢,積極開展農産品直銷、日用消費品送貨到府等服務,努力緩解為農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拓展服務領域——

  瞄準農民新需求,構建服務新平臺

  5月,山東持續晴熱少雨,不少農民都擔心可能影響收成。然而,在省城打工的臨沂河東區八湖鎮村民胡廣英卻不擔心:“俺已經把耕地託付給了供銷社,播種、澆水、收穫都有人管。如今種莊稼,省心多了。”

  服務“三農”,迎難而上。《決定》提出,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要“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農民生産生活,推動供銷合作社由流通服務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加快形成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在農資供應、農産品流通、農村服務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為農民提供便利實惠、安全優質的服務”。

  土地託管風生水起。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麼種”等問題,山東、湖南、重慶、四川等地探索建立土地流轉合作社,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全國供銷合作系統已經託管土地上千萬畝,越來越多農民走上了“輕鬆”致富路。

  金融合作如火如荼。河北供銷合作社堅持“合作金融、普惠三農”原則,創建以資金互助、信用擔保、合作保險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合作金融服務體系。如今,全省已有20多個縣(市)社開展了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為2萬多社員的生産生活提供資金超過1.3億元。一個“基層有合作金融超市、省級有合作金融龍頭”的合作金融體系新格局逐步形成。

  綜合服務步步為營。浙江供銷合作社實施“千村千社便民工程”,聯合村委會,對村級綜合服務社實施改造升級,增加文體娛樂、衛生服務內容,把村級綜合服務社打造成為農民提供多元化服務的新型平臺。目前,以日用消費品、農資“兩店”為基礎,全省已建設公益性服務功能的綜合服務社4205家,千家萬戶農民享受到了城裏人一樣的服務。

  完善組織體系——

  擴大基層組織覆蓋面,帶動能力再上新臺階

  這些年,在重慶雲陽一個名為“大可”的水晶梨品牌逐漸為人熟悉,這家由雲陽縣供銷社領辦的專業合作社,已發展梨園25000多畝,利用供銷合作社的生産銷售渠道,統一生産、訂單銷售、利潤分紅,每年可為果農戶均增收3000元。像這樣的專業合作社,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已有11.43萬家。縣、鄉、村一體化的農民合作社聯合社體系已經形成。

  在村級,供銷合作社依託網路服務優勢,引導村“兩委”組織,積極領辦農民合作社,構建“村委會+農民合作社+農戶”“三位一體”發展模式。

  在鄉鎮,供銷合作社以農民合作社為依託,聯合區域內其他農民合作社,組建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形成規模優勢,把基層社打造成集經營性、公益性和政策性于一體的實體性服務平臺。

  在縣城,以縣級社為依託,以鄉鎮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為成員,組建跨産業、跨區域的綜合性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統籌推進組織體系、網路服務體系和合作金融體系建設,實現縣、鄉、村一體化發展。

  目前,全國已經有991個縣級社牽頭組建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佔全部縣級社的41%;有28個省的344個縣級供銷合作社開展了綜合改革試點。一個以專業合作社、農産品協會、莊稼醫院等為主體的縣及縣以下新型供銷合作社組織架構初步形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