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沈丘“合作社+”打造農村經營升級版

  • 發佈時間:2015-08-15 02:29:4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孫智本報記者范學忠

  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何打造農村經營升級版?如今,河南省沈丘縣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全新地回答這一問題。

  這一經營模式主要採取“合作社+”的形式,將合作社與基地、企業、農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先期注入戰略儲備基金採取土地流轉、土地轉讓、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社員資金互助等多種方式,迅速形成全方位輻射,結合扶持和服務三農産業,強力拉動農村經濟發展。

  創新這一經營模式的,是沈丘縣東明農民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成立於2014年3月,一年多來持續投資近4億元。合作社以社員“自願聯合、民主管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風險共擔、利益共用、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入股不吸儲,風險可掌控”為原則,流轉附近3個行政村的8個自然村1200余畝土地,使用資金1200多萬元;土地轉讓200余畝,投入轉讓費4000多萬元,建立了多個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區以及種植、養殖基地,輻射全縣20個鄉鎮,迅速成為沈丘縣規模最大、較為正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為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産品附加值,加大産業結構調整力度,東明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3000多萬元,分別興建粉皮加工廠、麵粉廠和秸稈廠。合作社在全縣分佈20個網點,經銷種子、農藥、磷肥、化肥以及東明農民專業合作社食品廠生産的粉皮、粉條等農副産品,流動資金達5000多萬元。

  合作社成立之初,團隊經過大量詳細調查研究,發現純天然紅薯製品在人們飲食觀念的轉變過程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鋻於該産品原材料價格低廉、增值空間大且前景良好,合作社決定建立一個主要加工紅薯製品的生産基地。於是,合作社運用“合作社+”的形式,建立合作社與企業、農戶、基地的合作共贏關係,通過興建工廠、流轉土地、農戶聯盟、基地共建等,將“合作社+”進一步“放大”。

  為做好、做活“合作社+”這篇文章,合作社投資1000萬餘元,新建紅薯製品廠房9000平方米;投資500萬元,購置大型變壓器及紅薯製品加工機械設備。

  2014年秋,合作社前期種植的600余畝秋紅薯,在專業農業科研人員的全程指導下喜獲豐收,畝産達到3000多公斤。合作社用傳統手工製作的無任何添加劑的全天然純紅薯粉製品,在今年春節前後上市銷售大受歡迎,平均每公斤賣到7.5元。僅這一項,合作社就獲得純利潤200余萬元。

  東明合作社負責人張保成介紹説:“‘合作社+’是我們打造的一個經營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帶領大家共同致富是我們合作社的最終目標。”合作社在從農民手裏流轉來的土地上種植紅薯、小麥、辣椒和花卉,又把這些農民“請”回來管理土地、進廠務工,解決了當地800余人就業。

  “我是紙店鎮大王莊的,在明珠製衣公司上班3年了,東明集團創建明珠製衣公司以來,不僅帶領我們致富,還沒少帶動俺這一片兒的經濟發展,俺現在也不用出去找活幹了,既能在家門口掙錢,還能好好地照顧老人小孩。説實話,俺這一片兒的群眾都念東明合作社的好。”在陣陣的縫紉機噠噠聲中,記者採訪了正在明珠製衣公司一車間幹活的楊莉。

  被楊莉稱讚的明珠製衣公司,是合作社實施“合作社+”的又一個成功範例。明珠製衣有限公司運用“合作社+”的形式,把生産基地、市場網路、加工銷售、科技創新等進行有機地結合。本著“做一個訂單,交一個朋友,樹一個品牌”的敬業精神和良好信譽,公司迅速成長為製衣行業的一匹黑馬,成為沈丘縣服裝行業發展最快、活力最強的市場主體。年産量達1000萬件,實現銷售純收入5000萬元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