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解養老難題 中國社會養老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 發佈時間:2015-11-29 14:57:03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21日,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主辦的中國社會養老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此次論壇以“全面小康 養老同行”為主題,邀請有關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老藝術家們,圍繞“創新養老模式”問題展開討論。

  老齡化是當今社會最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建立健全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此次論壇是深入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各界廣泛參與的一次全國性專題論壇。 論壇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顧問、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會長宋曉梧主持。

  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會長王巨祿在致辭中指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徵表現在與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的加速伴生,與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收入差距的明顯同在,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現象並存,與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文化領域的深刻變革交織在一起,這種無法逆轉的趨勢,直接影響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當務之急是要進一步增強建立健全全國養老保障服務體系的緊迫感、責任感,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入寬闊的社會保障服務領域,讓更多的人和企業在養老事業、産業的發展中體現個人和社會價值,為國分憂,為民解困,做出應有的新的貢獻。王巨祿會長針對養老産業的發展強調,養老産業鏈的延長,

  産品和衍生品的變化多樣及附加值的提高,都説明養老産業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失時機地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新型養老産業蓬勃發展的新局面一定會指日可待。同時,一個帶有公益性的新型産業,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援。財政金融、保險稅收、土地規劃、衛生文化等管理部門應當適應變化的新形勢,修正和完善法規政策,創新服務方式,為養老産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服務。只有把以人為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實現公益性和産業性的養老保障服務業的相互融合、協調發展,才能使我國養老保障服務的體制和機制儘快完善起來。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在主旨發言中指出,我國老齡産業發展環境好、政策優、需求大,前景廣闊。健康、宜居、金融、文化是四大主體老齡産業。

  我們要把握老齡人群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開創老齡事業的新局面。 中國老齡産業協會副會長王來柱在主旨發言中著重講述了從制度層面建立中國特色的現代養老服務體系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並解析了十三五時期養老的任務和前景。

  全聯房地産商會創始會長聶梅生,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楊華良,瀋陽松蒲博愛護養中心董事長陳松蒲,咸陽市委副秘書長趙強社,中共綏棱縣委書記王安等先後發言,為養老體制和機制的建立建言獻策,為養老産業的發展發表真知灼見。老藝術家們還應邀現場暢談養老。 來自國家民政部、衛計委、北京市、黑龍江、河北、 陜西、吉林、遼寧、安徽、新疆等有關單位和企業的代表共一百多人出席論壇。此次論壇為中國社會養老創新問題提供了探討和交流的平臺,促使全社會關注、重視、支援養老事業和産業發展,為國家養老政策積極建言獻策,既表達了對當前重大民生問題的關切,更是為推進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盡的一份責任。論壇上還成立了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養老保障委員會。(記者 陳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