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代創新需重視R&BD和I&BD

  • 發佈時間:2015-11-29 03:32:2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決策視野

  一般認為,創新過程已經歷了五代。第一代創新過程主要是以解決技術問題為主,依靠技術驅動。第二代則是依靠市場的需求拉動,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研發方向和新技術。第三代創新是一個耦合過程,即技術引領和市場需求相結合。第四代創新更多依靠合作,即實施開放型的創新,更多地體現為R&BD,將技術、市場、供應商、客戶緊密聯繫,實現研發的聯盟。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當代創新已開始向第五代轉變,即走向創意商業化,把創造力變為生産力(I&BD)。把創意轉化成原型的技術引領了新一代的研發,經過R&BD過程迅速實現産業化。從這個意義上講,I&BD是一個更高級的研發過程,它將需要更加開放的研發環境。

  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活動周裏,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草根科技創新産品和創意設計。網際網路與資訊技術和各産業加速融合,很可能成為中國傳統産業創新轉型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的創新,必須摸索出既適合於我國情況,又能推進我國創新的模式與方法的發展。分析研究開發(R&D)模式的演進,尤其是第四代和第五代R&D的演進,將給我們創新管理帶來一些啟示。

  第一代研發到第三代研發的演變

  一般認為,創新過程已經歷了五代,早期是好奇心驅動的、純粹的“R&D”,慢慢才走向與應用、商業融合,成為實現市場價值的“創新”。

  第一代研發主要是以解決科學問題為主,研發的第一推動力是發現科學和技術的奧秘,研發項目與企業經營沒有直接關係。早期AT&T所屬貝爾實驗室的研發活動就屬於典型的第一代研發,當時貝爾實驗室發明瞭電晶體,但沒有得到企業足夠的重視,AT&T的經營並未受益於電晶體。後來日本新力公司利用電晶體,開發了小型家電産品,逐步成為消費電子産業的引領者。

  “二戰”中,科技的力量得到充分認可。企業也開始意識到,研發成果不僅僅是科學發現,而且更重要的是瞄準應用場景。特別是進入上世紀80年代之後,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越來越要求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研發方向和新技術。第二代研發的主要特點是:研發項目的選擇,主要以産業部門和銷售部門委託的課題為主;在企業的總體經營戰略中,研發活動仍處在配合其他部門完成任務的狀態。比如在鋼鐵企業裏一般都設有從事材料基礎研究和新材料開發活動的研發部門,這種研發部門的主要任務是支援生産部門提出的新産品開發計劃與各項工程改進需求,而不是主導企業的未來發展。

  上世紀90年代,技術發展水準日新月異,研發成本也隨之大幅增加。研發活動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讓企業對研發活動又愛又怕。所以,企業的整體經營戰略與研發戰略是否吻合,顯得尤為重要。第三代研發模式把研發活動放置於一個由企業競爭優勢、技術創新風險、技術研發路線、産品生命週期、企業戰略、資源分配等因素構成的矩陣群中,開始運用多種要素來權衡研發活動及其管理。例如,技術路線圖所起的作用就是把技術開發與企業其他各部門的産品製造和服務聯繫起來。在研發管理中,企業重視産品的生命週期,注重技術在産品生命週期中每個階段的影響。首先引用第三代研發概念的典型企業有華碩公司。華碩公司的業務主管和技術主管不但互動密切,而且經常輪崗,實現經營戰略和研發戰略的緊密結合。

  從這裡開始,我們看到了作為科學活動的“研發”與作為經濟活動的“經營”兩者之間的關係在逐漸密切,以及由此引發的對創新過程的管理也在改變。

  進入第四代研發:R&BD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高技術領域有一個重大特徵,就是關注焦點由R&D大規模轉向R&BD(Research & Business Development,研發及其成果的商業化),也就是研發和研發成果産業化同步管理。在研發過程中,CTO(首席技術官)的作用不再只是負責技術,其職責範圍從技術開發一直延伸到産品推向市場的全過程,CTO自然變成了CInO(Chief Innovation Officer,首席創新官)。

  第四代研發與第二代、第三代研發的區別在於超越單純追求研發過程和結果的水準,而是追求價值創新的“優勢産品”,以及隨之而來的“創造性破壞”,關注未來市場發展所需的技術。在第四代研發過程中,研發部門既要完成研發任務,還要完成研發成果産業化的任務。

  第四代研發的例子很多,如美國出現的創業型大學,以斯坦福大學為代表,具有強烈的創業精神, 教學與研究更注重面向實際問題和更為有效的技術成果轉移運作機制。南韓機器人産業振興院2014年開始投入376億韓元建設機器人産業集群中心,其運作機制就是R&BD——打造技術創新基礎的同時開展商用化技術開發。很多跨國企業也積極向R&BD轉變,如我國的錦湖石油化學公司從2005年起通過與公司戰略相關的研發,開展了R&BD活動。美國SUN公司把大學成果作為未來技術研發的主要源泉,採取積極推進戰略聯盟的方式以及開放性技術授權,站穩了世界電腦工作站市場的領導地位。

  新動向:第五代研發

  進入21世紀,尤其是2005年以後,各種創新模式層出不窮,典型的如追求開放型創新的“聯發”(C&D,Connect & Development)。一些專家把C&D叫做第五代研發,也有的稱之為第4.5代研發。

  在最近幾年裏,得益於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的發展,學術界和産業界逐漸提出“第五代研發”的概念。把創意(Imagination,Idea)轉化成原型産品,經過R&BD過程迅速實現産業化或市場價值,也叫“想像力産業化開發”(I&BD,Imagination & Business Development)。南韓大力推行的“創造型經濟”,以及我國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涌現出來的很多O2O模式的創業,都是這方面的有益探索。

  以創出新價值為目標,把想像力和産業化聯繫在一起,推進想像力産業化開發。從這個意義上講,I&BD是一個更高階的研發過程。它將需要更加開放的研發環境、更完善的資訊化技術支撐、更好的“眾創”空間和創新文化。以專業化為特點的“創新社區”、“創新網路”、“技術研發聯盟”、“開源系統”、知識共用平臺和良好的技術轉化服務可為實施I&BD創造條件。

  目前關於I&BD的研究和實踐都還處在起步階段。如何管理、培育、服務、評價這一類分散的、開放的、專業高度交叉的研發組織形式,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但不管怎麼樣,以創新思維取得創新成果,依靠萬眾的想像力,激發大眾的創造活力,培育各類青年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積極推進想像力産業化的發展,打造經濟發展的嶄新動力,對我國意義深遠。因此,也迫切需要我們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理解I&BD,從而更好地推進研發事業。(作者單位:上海科學院、上海産業技術研究院、中韓(上海)全球創新中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