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摸準“窮根”方能精準扶貧

  • 發佈時間:2015-11-28 05:53:1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25日《經濟日報》刊登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的署名文章《廣西羅城貧困村調查》,通過深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了解貧困現狀、剖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並就如何實施精準識別和幫扶進行深入思考,這對各地推進扶貧攻堅工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扶貧對象要精準識別。精準識別扶貧對像是搞好扶貧攻堅的基石。2014年底,廣西農村貧困人口有538萬人,此數據只是按照國家貧困線標準界定的一個“大帽子”,“帽子”下面的貧困人口具體分佈情況以及貧困群體內部各自貧困狀況還要精確分析。要實現這一點,正如彭清華所言,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定指標體系,包括其家庭成員、收入、住房、耕地、生産資料、勞動力等要素在內的綜合指標體系;另一方面,還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下派幹部、貧困村第一書記、村級組織和村幹部經常性深入貧困戶,嚴把群眾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審核確認關,確保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群眾滿意。

  扶貧資源要精確配置。如果説精準識別是“診斷”貧困現象,那麼扶貧資源精準配置則是要“對症下藥”。廣西山區面積大,不同的貧困村屯、貧困人口,在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幫扶需求上有很大差別。往往是這家缺勞力,那家缺技術;這個組要修路,那個屯要通水。有限的扶貧資源必須精準配置,否則,浪費低效不説,還容易産生尋租空間,滋生腐敗。必須以貧困戶和自然屯作為精準識別的基本單元,以行政村作為産業開發規劃的重點,對不同的貧困對象採取差異化幫扶措施。要逐村逐戶制定幫扶計劃,使所有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使每一分錢真正用在刀刃上。

  扶貧目標要精細管理。廣西需要搬遷的貧困人口達100萬,如何確保他們搬得出、穩得住、有收入、能致富,是廣西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圍繞這塊“硬骨頭”,各地需要制定出具體工作目標,因地制宜甄選一批扶貧開發項目,定期對扶貧資金進行審計、監察、檢查,確保資金安全、規範運作。同時,依託現代網際網路技術,全面建立上聯“全國扶貧資訊網路系統”,下接貧困縣、鄉、村的“一平臺、兩系統”扶貧對象動態化資訊管理體系,實時、全面、準確地反映幫扶成效,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

  脫貧責任要精准考核。脫貧攻堅戰是硬仗、是決戰,來不得半點虛假。如果目標明確了,文件出臺了,軍令狀下了,但責任不能落實,無異於空喊口號。要在依託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對各地各部門扶貧業績考核的指標體系和評價辦法,全面建立以精準扶貧為導向的獎懲機制,實行精細化考核,獎優罰劣。同時,建立健全動態跟蹤督查考核體系,分時間分階段對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深入細緻的督查考核,對扶貧開發責任感不強、工作不力、工作滯後的地方和單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厲問責。

  (廣西崇左市城市工業區黨工委 盤和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