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指期貨不是股市暴跌的主因

  • 發佈時間:2015-11-24 01:32:02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領”悟市道

  11月19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針對本輪股市異常波動的18萬字研究報告——《完善制度設計,提升市場信心——建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資本市場》。據此報告,這次股災反映了人們對轉型、改革的過高預期與短期經濟表現未達預期的矛盾,暴跌不因股指期貨。

  今年夏天,A股市場經歷了一輪史上罕見的調整。彼時,各種“做空中國”的陰謀論流言四起。最終,很多股民和網民將矛頭直指股指期貨,必欲取締而後快。9月初,股指期貨在各方重壓之下,迎來最為嚴格的管控措施,日內開倉超10手即為異常交易。一句話,股災好像是股指期貨惹的禍。廢掉股指期貨,活該!

  顯然,清華大學的報告,為股指期貨講了句公道話。

  眾所週知,期貨市場的産生和發展要以現貨市場的發展為基礎,期貨市場的出現又能調節和引導現貨市場的發展,兩者相互促進、密不可分。從走勢而言,期貨和現貨的走勢是基本一致的。期貨到期之後,就變成了現貨。

  股指期貨市場,不過是股票市場的一個延伸和補充,是給投資者多一種工具、多一種選擇而已。股票市場的漲跌自有其內在規律,有股指期貨也好,沒有股指期貨也好,該漲還是漲,該跌還是跌,是熊是牛是由股市本身決定的。

  須知,A股股指期貨在2010年4月推出之前,股市同樣經歷過數輪慘烈的大熊市,從2245點跌至998點,從6124點跌至1664點。

  不能否認,期貨確實有助漲助跌的作用,但是,它只是影響股市的外因,根本談不上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是決定股市走向的主因。內因包括供求關係、經濟、政治、消息面、政策面、資金面、上市公司品質、市場心理等。

  就本輪股災而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杠桿的過度、無序使用,特別是場外配資、傘形信託等,炒高股價的同時,也堆積了風險。市場狂熱之際,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股民,貪得無厭,加以媒體不恰當地鼓吹狂熱輿論,如國家牛市、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一些專家推波助瀾,提出股指萬點不是夢。由此引發大量新股民蜂擁進場搶盤,場外配資盤和場內融資盤瘋狂地加杠桿。1比5,甚至1比10的惡性配資,屢見不鮮。

  樹再高,長不到天上去。暴漲之後必有暴跌,這就是股市規律。資金杠桿撬起的牛市,卻沒有帶來上市公司營利水準的真正改善,價值回歸理所當然。

  鄭州晚報記者 徐剛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