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科柏誠王德敬:若將P2P定位為資訊仲介 則可採取備案制

  • 發佈時間:2015-11-20 21:4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有關P2P的監管細則遲遲未落地,引發市場各方猜想。對此,中科柏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柏誠)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德敬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有關細則究竟會細到什麼程度、是否有準入要求是市場關注的核心,但實際上這主要取決於監管層對P2P的定位問題。

  信用仲介VS資訊仲介

  王德敬進一步指出,如果把P2P定位為信用仲介,意味著該機構對其平臺上的資産進行背書,則需要設立一定的市場準入門檻,或可採取牌照制實施監管;但如果把P2P定位為資訊仲介,則沒有必要設立門檻,因為它只是一個資訊的提供者,甚至不需要過多的監管,可實行備案制。

  今年7月18號,人民銀行牽頭10部委發佈《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後,國務院、人民銀行等決策層頻頻向市場傳遞支援和規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據悉,銀監會目前正在牽頭密切調研、制定關於P2P平臺的具體監管制度,將於年底或明年1月出臺。

  業內人士指出,從監管層釋放的信號來看,銀監會對P2P的定位可能偏向資訊仲介,對資訊仲介在制度要求上與金融機構相比要簡化很多,以便於更多機構的産生以及業務創新。

  王德敬認為,考慮到目前國內的P2P機構太多,為了監管的有效性,可以採取地方性協會開展自律性監管加上政府引導等形式。由於國內省一級機構開展的工作更多的是協調性的,具體的落實更多是在市一級,可由地級市層面的機構來執行。

   須加強打擊P2P非法集資

  近兩年來P2P網路借貸機構數量成倍增長,由於缺乏相應法律定位、政策標準和行業規則,市場主體魚龍混雜,非法集資案件大量爆發,風險迅速蔓延。官方統計顯示,2014年P2P網路借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發案數、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分別是2013年全年的11倍、16倍和39倍,引起官方的重視。

  對此,王德敬表示,中國金融市場的特性之一在於很多行業準入都需要牌照,但部分人員出於自融或者詐騙的目的,捲入非法集資的活動。比如經營地産或者基建項目的企業,由於項目期限長,在經營過程中出現資金缺口又從銀行貸不到錢,則往往鋌而走險,許給投資者以高額收益,進行非法集資。

  王德敬進一步指出,P2P作為近年來備受矚目的金融創新,也自然淪為部分不法分子非法集資的名目。對此,必須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機構培訓,同時對觸及監管紅線的機構進行相應的處置,否則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但必須看到,非法集資並非始自P2P,即便沒有P2P,也會有其他名目出現。”

  值得注意的還有,今年4月底,北京市政府宣佈,開展為期3個月的?“2015年北京市打擊非法集資專項整治行動”,P2P亦成為整治對象。

  11月初,北京市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向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出《關於加強P2P行業管理的函》,指出近期已連續收到多起關於P2P行業疑似非法集資的市民反映,涉及多家企業;要求網貸協會加強P2P行業管理,加大對協會會員、觀察員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力度,開展調研和分析,對存在問題的企業需要其及時整改,並將突出情況及時反饋。

  中科柏誠作為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起會員並擔任協會安全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亦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發揮一定的作用。王德敬透露,各區縣的金融辦未來可能將開展宣傳、檢查的活動;至於網貸協會方面,將圍繞P2P企業的治理結構、風險準備金、風控制度等內容,加強協會成員之間的互查和自查,同時加強機構培訓、投資人教育、資訊披露等相關工作。

  據悉,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已經完成編制協會內部的産品登記協議、資訊披露協議和第三方資金託管協議(第三方支付版本),正在內部履行會長簽批手續,通過後將向社會公開,執行過程接受公眾監督。(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