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本質沒變 實體商業要在競爭中浴火重生

  • 發佈時間:2015-11-20 08: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晉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管交易形式如何變,商業的本質沒變,都是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電商和實體商業絕不是誰替代誰的關係,完全可以攜手開拓市場。電商的出現,攪動了原來的商業格局,促使實體商業企業變革轉型,回歸商業本質。實體商業不能故步自封,更不必妄自菲薄,而應學習電商創新、開放、共用的思維,在競爭中找到自身優勢

  面對電商對實體商業的衝擊,有些人開始憂心忡忡,擔心“大量商場破産倒閉,著名的王府井、西單、大柵欄等商業景觀一去不復返”,但筆者認為這樣的擔憂大可不必。

  商海弄潮,競爭在所難免。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已成為供求關係中的主角,商家必須圍著消費者轉。電商搭建的是平臺,並不生産製造任何商品。在這個平臺上,消費者不用跑斷腿,輕點滑鼠,就能下單、付款,享受送貨到府;商品可以比價,實物不滿意,退貨成本也不高,何樂而不為?

  實體商業應該反思,消費者為什麼不來了?長期以來,實體商業賺錢的方式過於“低級”,經過各級經銷商拿到的商品層層加價,商場並不真正經營商品,而是變成了“二房東”。業內人士坦承,有的企業的心思早遠離了商業,變成了房地産商,靠投機賺錢。近年來,人工、水電特別是房租等成本不斷上升,“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就會加在商品上。同樣的商品,實體店一般比網店貴,消費者當然選擇走開。

  實體商業應該反思,提供的商品怎麼樣?網店有自己獨特的進貨渠道,有超強的理貨能力,有相應的人力資源。但很多商場卻大同小異,品牌同質化嚴重,缺乏獨此一家的優質商品。由於沒有差異化商品和服務,只能在所謂“活動”“返券”上下功夫,缺乏誠意的促銷活動引不來消費者。

  實體商業應該反思,給消費者的服務如何?實體商業從業者本來最懂得“買賣”和消費者,但由於過去賺錢太容易,不少商場忽略了對顧客的研究。走進商場,導購在向你微笑,但從來不關心你是誰,更不了解你的消費愛好。而電商通過大數據,能精準判斷每一個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家庭結構、收入水準,能為每個客戶推送不同的商品頁面,有效引導消費,加上7×24小時的服務,有效提升了消費體驗,成為商業領域的一大撒手锏。

  經過大浪淘沙,確實倒下了一些實體商業,也讓更多企業認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的經營模式。況且,實體商業還有不少優勢。數據顯示,近年來網路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左右,據商務部預測,到2020年,網路銷售將佔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1.8%。實體商業基數大,對就業、稅收貢獻大,其地位不可替代。電商和實體商業絕不是誰替代誰的關係,完全可以攜手開拓市場。今年以來,商界合縱連橫的新聞不斷,蘇寧與阿裏、永輝超市與京東等,都再次證明合作才能共贏。

  在這個變化每天都在發生的時代,面對變革,與其恐懼或抱怨,不如退而思考,進而積極轉型。不管交易形式如何變,商業的本質沒變,都是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電商的出現,攪動了原來的商業格局,促使實體商業企業變革轉型,回歸商業本質。實體商業不要故步自封,更不必妄自菲薄。學習電商創新、開放、共用的思維,在競爭中找到自身優勢,實體商業才能浴火重生。(原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王 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