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流、金融、旅遊三大行業可借“一帶一路”東風
- 發佈時間:2015-11-18 09:04: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輿論普遍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將引領香港未來30年至50年的發展。香港各行各業也都鉚足了勁要借這股東風。哪些行業能獲得更多紅利?專家認為,物流、金融和旅遊業等行業,將在香港扮演“超級聯繫人”角色的過程中找到更大的用武之地。
物流:迎來三大變化
香港是個深水良港,經過一百多年發展,擁有發達的海空運輸和物流網路,成為亞洲航運中心。可以説,香港在國際貿易與物流上具備天然的優勢,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內地與國際的重要轉机點。
深圳大學教授張定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航運業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許多內地船隻都是在香港註冊的,這是因為香港是自由港,實行低稅政策,在港註冊的船舶可豁免國際營運所得稅。這對“一帶一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來説是很大的資源。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認為,通過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香港物流貿易行業將迎來三大變化,實現向更高端産業的轉型。一是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香港物貿市場將逐步擴大,各國貨物在香港雲集、轉口,香港將慢慢變成全球資源的調配者,變成一個綜合樞紐,承擔起全球供應鏈的組織整合功能。
“香港物流服務也不再是單純上船、下船的貨運過程。”郭萬達告訴記者,市場擴大後,對金融、保險、資訊、法律等附加服務的需求也會增加,香港物流將變成一種綜合高端服務,貨運外的附加價值成為主要營利點。這是第二大變化。
“三是從港口航運經濟變成海洋經濟。”郭萬達表示,香港航運貿易在借助“一帶一路”東風取得進一步發展後,其海洋裝備製造、深海開發利用等領域也會得到加強。
金融:發揮多元優勢
作為世界公認的通往內地的貿易、服務和金融的重要門戶,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愈發凸顯。
暨南大學港澳經濟研究所教授陳章喜認為,香港金融的優勢在於,它擁有非常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能從全球資本市場的層面,把各個領域的客戶聚集起來,為“一帶一路”提供貸款、債券、股權等不同類型資金,滿足不同客戶的多元化資金需求。
目前,這種優勢已在市場得到體現。郭萬達介紹,現在有不少香港企業赴哈薩克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投資,也有不少來自印度、泰國等國家的企業來港尋求融資,還有很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順利“走出去”。香港在支援“一帶一路”戰略的同時,亦從中充分獲益。
人民幣離岸業務則是香港金融業的另一大優勢。香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擁有中國內地以外最大的人民幣流動資金池。截至2014年底,其人民幣資金池總額超過1.1萬億元。匯豐銀行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預計,人民幣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融資貨幣的主要構成之一。這將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對豐富人民幣産品(如發債、保險、貸款、投資等)和便利內地企業進行國際投資都會有極大推動作用。
由此,香港財富管理的優勢也會進一步放大,大家都願意把錢放在香港投資,香港市場的活力將會得到更好的激發。
旅遊:空間大幅擴增
近期,香港旅遊業的發展不如往日火爆,主要是因為香港地方小、承載力不夠,有限的旅遊資源被過度消費,引發一系列矛盾。香港旅遊業是否可以借“一帶一路”的東風,重回昔日紅火呢?
郭萬達給出肯定的答案。他建議,香港旅遊業也可以扮演中國內地和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角色,推出“香港自由行+”。
對於中國內地的遊客,香港可以推出“香港本土+絲路沿線國”的旅遊線路。中亞、南亞、中歐等地其實擁有很棒的旅遊資源,但大部分中國人都不太熟悉,香港正好作為仲介,把內地的客源帶去這些地方,同時也緩解了香港的旅遊壓力。
對於絲路沿線國的遊客,香港可以推出“香港本土+中國內地”的旅遊線路。這還可以幫助內地發展旅遊業,助推産業轉型。
現在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多元旅遊形態”,就是要拓展旅遊市場和空間。除了深挖香港本土的旅遊資源外,“香港自由行+”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措施。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化,香港旅遊業的空間、資源有望得到大大擴充,行業發展的動力也就源源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