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業:甘肅融入“一帶一路”的排頭兵
- 發佈時間:2015-07-13 05:29:59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6月16日,由國家旅遊局和甘肅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敦煌行·絲綢之路旅遊節盛大開幕。目前,旅遊節各項活動正在全省各地陸續展開,吸引了眾多遊客來甘肅、遊甘肅,有效拉動了我省旅遊業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本報開設“甘肅旅遊大家談”欄目,邀請部分長期關注並參與甘肅旅遊發展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甘肅旅遊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甘肅旅遊商品研發、甘肅旅遊産品打造等熱點話題建言獻策,找差距,想對策,共同“把脈”甘肅旅遊發展,為正處於黃金髮展期的甘肅旅遊催生內動力,積聚正能量。
本報記者 秦娜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絲綢之路旅遊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作為絲綢之路精華段的甘肅,如何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也引發了許多旅遊人的思考。長期從事絲綢之路旅遊發展研究的西北師大旅遊學院院長把多勳認為,文化旅遊業應成為甘肅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排頭兵,這是由甘肅的資源稟賦條件、區位優勢及産業比較優勢所決定的。
把多勳介紹,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絲綢之路就已經是國家旅遊局向國際社會推介的中國四大精品旅遊線路之一(另外三條是長江三峽、香格里拉和青藏高原),是名副其實的旅遊熱點。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快速推進,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必將迅速升溫。甘肅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腹地,從甘肅東南部的天水到西北最西端的敦煌,東西綿延1650余公里,是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最精華的區段,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啟動和實施過程中,甘肅可謂是地緣經濟和社會發展條件最有利的區域,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在把多勳看來,甘肅擁有生長和發展以多元文化為主要內涵的文化旅遊産業的天然條件。這是因為,甘肅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文化和各類生産要素及商品交換的重要通道,(轉3版)
(接1版)是華夏文明形成的重要源頭,中國文化資源遺存多元而豐富;在整個絲綢之路文化旅遊體系中,甘肅既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和絲綢之路國內外其他區段的文化特質又有顯著差異,和其他區段的旅遊資源和産品形成了有機錯位;絲綢之路甘肅區段是絲綢之路上各類旅遊資源種類最齊全、資源價值高且自然與文化資源組合價值最高的區段;絲綢之路甘肅段是新舊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和馬廠文化類型的典型區域,是中國出土彩陶規模最大、類型最全和價值最高的地區。更令人興奮的是,甘肅擁有絲綢之路中國段最精華區段——河西走廊,過去的涼、甘、肅、瓜、沙五洲,即今天的武威、張掖、酒泉、瓜州和敦煌以幾乎平均相距200公里的合理空間距離分佈於此,雪山、戈壁、沙漠、綠洲、草原和丹霞等地形地貌交錯期間,石窟、壁畫、廟宇、長城、烽隧和關隘等文化遺存鱗次櫛比,是一個天然的大旅遊“境區”,有著發育和成長為直接指向國際自駕遊市場的“絲綢之路國際文化旅遊廊道”的絕佳條件,未來應當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好的文化旅遊線路。
“甘肅幾乎全境‘躺臥’在絲綢之路上,沒有哪一個省區與絲綢之路存在跨度和關聯如此全方位和緊密的聯繫。”把多勳如是説。他認為,甘肅段文化旅遊資源呈現出“絲綢之路烙印”顯著、“大分散、小聚集”、單體在性質上和外觀上高度同構等特點。研究表明,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甘肅産業選擇首當其衝應當是文化旅遊業。
把多勳建議,甘肅旅遊在融入“一帶一路”的過程中,要高度注意到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産品生産的強大影響力和輻射力,在“一帶一路”空間背景下考慮資源開發和産品創新;要認識到絲綢之路甘肅段文化旅遊産業市場的指向不僅是中國的遠距離市場,更應當是中亞、中東及歐美市場;要高度關注到資源分佈的同質性和分散性,著重開發那些單體規模最大、資源價值最高且具有高度壟斷性的文化資源,“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充分發揮絲綢之路甘肅段獨特的人文和文化優勢,形成和與絲綢之路關聯的其他省區有差異的錯位發展。
在把多勳看來,目前,甘肅最緊要的是要制定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精準的、指向未來的、面向全球的和可持續發展的絲綢之路甘肅段文化旅遊發展戰略,在區域經濟社會尚欠發達、整體經濟發展對文化旅遊産業的支撐相對較弱且旅遊産業生産要素的市場化注入尚欠乏力的不利條件下,應先選擇諸如河西走廊這樣的全球性大體量旅遊空間資源進行全力開發和打造,使之在“一帶一路”的文化旅遊産業中成為具有引領性、龍頭性和標桿性的文化旅遊空間,帶動全省乃至整體絲綢之路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