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新“變奏”,呼喚註冊制

  • 發佈時間:2015-11-12 02:33:03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李 鐵

  A股11月3日至6日連續三連陽,滬指累計漲幅高達8.05%,反彈大功臣券商股累計漲幅27.2%。在無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下,很多人納悶券商股何以“王者歸來”,週五下午,證監會放出重磅:IPO重啟。筆者看到這個消息,有些五味雜陳,一方面很欣喜,IPO重啟意味著又可以打新了;另一方面又擔心,新股發行又被稱為“股市抽水機”,好不容易穩住的股市會不會再掉下去!從證監會出臺的IPO政策措施來看,打新引發股市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有望解決,但新股發行的改革之路卻是剛剛起步。

  從11月7日證監會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消息看,恢復新股發行主要是基於目前股票市場已進入自我修復、自我調節階段。證監會此次對新股發行制度機製作了多項調整,其中,管控鉅額資金打新是首要問題。

  現行的新股發行制度下,股民申購新股時須全額預繳申購資金,由於A股市場新股申購穩賺不賠,待新股上市之後,至少會拉七八個漲停板,因此申購異常火爆,造成鉅額資金打新現象,而且打新資金需鎖定三個工作日,股市的流動性自然受到影響。簡單來講,股市就好比一池水,水是有限的,申購新股就像暫時將池裏的水抽走,抽得過多過快,池水就面臨枯竭的問題。

  而且,“賣老買新”還容易引發股市的劇烈波動。按照交易規則,打新必須按照市值申購,股民要想獲得更多新股,就必須提前購買更多的證券,因此很多股民開始利用新股申購辦法的漏洞來打新。制度規定,投資者持有的市值指T-2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T日進行網上申購,中間正好有一天的空隙。部分股民往往在T-2日重倉證券,獲得申購權利之後,在T-1日賣出,再到T日繳款。短期之內巨量資金頻繁買賣股票,個股股價劇烈波動在所難免。

  針對這一突出問題,證監會表示,在堅持目前網上按市值申購的前提下,網上、網下符合申購條件的投資者在提交申購申報時,無需按其申購量預先繳款,待其確認獲得配售後,再按實際獲配數量繳納認購款。

  取消預繳款最直接的效果是,可大幅減少新股發行中投資者需要動用的資金數量。例如,今年6月初25家公司集中發行時,凍結資金峰值最高為5.69萬億元,如取消預繳款,則投資者僅需繳納申購資金414億元,只有現行制度下凍結資金的8%,對於股市來説無疑是重大利好。

  事實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壓縮一二級市場之間巨大的套利空間,此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中也有提及。證監會表示,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協商定價,直接向網上投資者定價發行。

  對此,分析認為,小盤股取消詢價,改為由發行人和仲介定價,意味著小盤股IPO被低估程度可能將大幅減弱,打新的一二級套利收益下滑,打新很可能不再是無風險事件,需承擔跌破發行價的風險。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新股低價發行的局面得到解決,從A股市場誕生之日起,新股如何定價經過多年摸索,一直處於定價過高股民遭殃、定價過低企業融資不足的兩難境地。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仍是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儘快推出註冊制。我國新股發行問題不斷的主要原因是新股上市過程中存在行政審批制度造成的尋租空間。註冊制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促進新股定價科學合理,培育市場約束機制,推動發行人、投資人、承銷商等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加強中小投資人的意願主張與權利保護。

  同時,從嚴懲處違反證券市場規則、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有分析認為,當前市場坐莊操縱盈利模式仍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今年以來甚至變本加厲。因此,有必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如此才能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