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裔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來華 稱不談美軍“闖”南海問題

  • 發佈時間:2015-11-02 14: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美軍“闖”南海的陰影未散,今天,執行總統命令的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哈裏斯來北京了。

  此訪是來解釋,還是來發難?這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關注。雖然太平洋司令部發言人稱,美軍艦南海巡航不在議程單上,但是“雙方將坦誠探討和管理分歧”的説法,還是給外界留下了想像空間。

  中央臺記者王宇報道,據美國《星條旗報》報道,哈裏斯10月30號從夏威夷出發,在訪問南韓之後,于11月2號開始他的首次中國之旅。太平洋司令部發言人伊斯特本説,哈裏斯將在中國待三天,雙方將坦誠探討和管理分歧。除了與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會面之外,哈裏斯還會參觀中國的軍事設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會晤,商談兩軍未來的軍事交流,比如參加環太平洋軍演一事。去年中國第一次派艦艇編隊參加了環太平洋軍演,伊斯特本説,我們經常和外國海軍舉行軍事演習和交流,增加透明度,建立互信以降低風險,這是很久以前就規劃了這次訪問的原因。此前有報道稱,哈裏斯是美國軍艦闖入我南沙島礁12海裏行動的實際指揮者,在被問到中美兩軍高官會否談及此事的時候,伊斯特本10月31號説沒有這項議程。

  哈裏斯是今年5月27日就任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當時他的日裔背景曾引發了外界的種種猜測:

  據日本媒體報道,哈裏斯出生於日本橫須賀,其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美國海軍軍事長,曾在日本橫須賀基地服役。哈裏斯1978年畢業于美國海軍學校,參加過伊拉克戰爭,曾擔任駐日美國海軍司令副官,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演講撰稿人等職,2013年成為首位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日裔美國人,負責太平洋至印度洋的事務,主要工作包括鞏固美日同盟等。由於其日裔背景,他受到日本媒體特別關注,目前他是美國海軍的亞裔美國人當中獲得最高官職的人,哈裏斯上任之際,美國防長阿什頓·卡特説,哈裏斯正是我們“再平衡”戰略下一階段所需要的太平洋司令部司令。

  哈裏斯曾對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指指點點,也因為中國成為環太平洋軍演的主角而説三道四。同時,哈裏斯還極力推進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有這樣的背景,哈裏斯這次到訪中國,又會和中方在南海問題上談出怎樣的結果呢?

  對此,海軍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尹卓認為,雙方主要探討的議題,應該還是中美兩軍之間的分歧管控和溝通機制,當然,如何更好的避免在南海出現更嚴重的問題,也會是議題之一。

  尹卓表示,根據美國指揮體系,軍令系統和軍政系統分開這樣一個規律,這邊太平洋的安全由軍令系統負責,也就是各個戰區負責。哈裏斯作為太總部司令,負責整個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安全,所以這個地方由他負責,因此他到中國來談,首先,可能談跟中國海上安全的合作方面,因為我們跟美國剛剛簽了空中和海上的軍艦和軍機相遇的行為規則的問題,就大家處置原則,已經達到一致了。要具體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比如南海事件裏頭,大家都在遵循的相遇的處置規則,都按這個辦,沒有發生其他的對質或者擦槍走火這樣的危險。當然還要談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因為太總部牽涉整個太平洋地區安全的全局,中國也非常關心太平洋地區安全全局的問題,包括像朝鮮半島問題、釣魚島問題,其他的方向包括也可以説是南海問題,南海問題可能會是議題之一,但是談南海問題並不是在強調雙方的分歧立場,還是談雙方如何避免在這個地方發生擦槍走火,如何在這個地方能夠維持南海的基本和平穩定。

  此外,3號至8號,東盟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東盟防長擴大會議,中美防長都將會出席,這將是南海局勢升級後,兩國防長首次碰面。對於這次會議的前景,尹卓指出,由於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存在極強的經濟合作關係,所以南海問題不可能成為中國和東盟相關國家之間關係發展的根本性障礙:一般來説,我們中國的,在東盟地區的原則,首先是談合作,因為我們跟南海周邊國家,東盟主要的國家,都有非常好的海上安全合作關係,比如説聯合反恐方面,在聯合執法,包括反海盜,包括反人口走私、武器走私,反毒品,跨國犯罪這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合作關係,有定期的情報交換,有軍官的互信互往一些協作會議,每年都有這樣的高官會議要開。同時在維持南海和平穩定方面,我們跟東盟國家正在談海上行為準則的問題,現在進展比較順利,如果美國、日本不攪局,不會拖太長時間,會起到明顯的進展。

  另外,南海周邊國家和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以後,包括菲律賓政府也都積極響應了,在南海問題的一些分歧,我們主張是不應該成為我們之間改善國家關係,維持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障礙,因為這是歷史上遺留的,誰也改變不了,這是客觀存在,否定也否定不了,但是就是處置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本著先易後難,先談合作,合作基礎發展了以後,這些分歧回過頭再看,可能就不那麼嚴重。

  尹卓還分析説,未來一段時間之內,美國對中國既接觸又遏制的做法是不會改變的,這就決定了兩國之間將會一直處於接觸和摩擦並存的狀態之中:美國對中國軍事上、安全上跟整個外交全局上一樣,它都是本著一個既接觸又遏制這樣一個態度,所以中美之間,首先在南海周邊,美國並不想在這裡面發生真正直接的武裝衝突,這是可以肯定的,雙方都不想發生武裝衝突,但是由於中國的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和中國的國防力量增長,美國感到中國有可能想取代它在東亞這個地方的一把的這樣一個地位,實際上這是它自己一個猜忌,中國根本就沒有跟它爭霸權的這樣一個想法。但是美國對中國仍然還有很強的遏制中國的這一面,所以這兩面是並存的。中國跟美國一方面在談海上安全磋商機制,現在正在運作了十幾年了,運作的非常好。另外中美海上和空中的相遇原則、處置的原則等等這方面也進行很好談判,説明中美雙方都希望避免衝突,避免擦槍走火,但是美國遏制中國的一面不會停止,就相關島礁的鄰近海域這種問題不會終止,今後可能還會再做這樣的事。

太平洋(60109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