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鄉長特煩惱: 奇葩證明何時休?

  • 發佈時間:2015-11-02 01:00: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監獄服刑人員需要減刑,監獄管理部門讓鄉政府出具家庭收入貧困證明。”“農村小微企業接三相電,電力公司要求鄉政府提供相關證明。”……記者在冀中平原某鄉鎮採訪時,針對花樣繁多的奇葩證明,鄉長李伯仲經常遭遇“夏洛特煩惱”。上級部門的一些不合理證明讓鄉鎮工作人員陷入“兩難”境地:不開具證明,老百姓認為政府不作為、不做主、不辦事;開具證明又于法無據,輕則紀律處分,重則罷官免職。

  今年2月18日,農曆馬年的大年三十,監獄服刑犯陳某需要減刑,陳某的家屬到當地鄉政府開具家庭收入貧困證明。政府工作人員不給開證明,陳某的家屬就不離開鄉政府,與政府工作人員死磨硬泡,持續了整整一上午。

  “我當時沒有給他們蓋章,他們村的村民剛分到徵地補償款,陳某肯定不是貧困人口。”李伯仲説,如果給陳某開具證明,陳某減刑時將少繳罰金。一旦被上級部門查出情況不屬實,鄉政府要承擔法律責任。這本應由監獄管理部門通過進行入戶調查來完成的事項,反而推給鄉政府,讓群眾在政府部門之間“跑斷腿”、“磨嘴皮”,是典型的為官不為。

  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一些腐敗分子紛紛落馬。不少中層幹部和組織缺乏擔當,把“不出事”作為最大原則,將“不敢”異化為“不幹”。據李伯仲介紹,有關部門或企業為了推脫責任,對大量需要證明的審批事項提出硬性要求,將本應由部門承擔的職責轉嫁給鄉級政府,出了事就讓鄉級政府揹黑鍋,既增加了群眾的辦事成本,又浪費了辦事人員的時間和精力。

  記者在該鄉黨政辦公室看到,需要到鄉鎮開證明的村民絡繹不絕,3名負責辦理相關事項的鄉鎮工作人員應接不暇,陷入“證明圍鄉”的窘境。符合政策的證明,由鄉鎮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出具公章予以證明;不符合政策的證明,則耐心向群眾解釋,讓群眾少跑腿。

  一名負責蓋章的鄉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的證明確實不合理,甚至一些企業的內部評優都需要鄉鎮開具證明。比如,中石化、中石油下屬的加油站在行業內部評選先進,也跑到鄉里開證明,這根本就不屬於鄉鎮的職責範圍,擾亂了鄉鎮的正常工作秩序。

  有證走遍天下,無證寸步難行。為了這些奇葩證明,不少群眾“跑斷腿”去蓋章,花費時間、人力、物力等成本不計其數,這讓老百姓苦不堪言,幹群關係開始出現一些變化。

  “我們鄉每年開具證明的次數高達數百次。有的證明不屬於鄉鎮職責範圍內,有的證明根本就沒有必要。部分不明情況的群眾為達目的,要麼四處找關係通融,要麼以陳情為由要挾鄉政府。這一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就容易成為激化黨群、幹群矛盾的導火索。”李伯仲建議,上級部門在每一個審批事項中,都應列出需要開具的資料清單,這些清單要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則,由政府法制辦等權威部門審定,使審批更加透明化、法制化、規範化,防止具體操作中的人為設障,使群眾獲得更加優質的服務。

  一些基層幹部認為,政府還應打破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資訊壁壘,建立切實可行的資訊共用平臺,減少開具證明的種類和環節。在設計辦事流程時,從人性的常識出發,不要囿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及時清理不必要的奇葩證明,為鄉鎮一級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讓鄉鎮工作人員少煩惱、沒煩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