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弘揚鄉鎮企業“四千精神”推進農民創新創業

  • 發佈時間:2015-06-13 02:32:1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近日,國務院連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做出關於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決策部署,農業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農民創新創業服務工作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意見》,要求各級農産品加工業、休閒農業、鄉鎮企業管理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農民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億萬農民創新活力和創業潛力,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引擎。為此,記者專訪了農業部農産品加工局(鄉鎮企業局)局長宗錦耀。

  記者:農民創新創業在大眾創新創業背景中有什麼特殊意義?

  宗錦耀:農民是新常態、新階段背景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人數最多、潛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創新創業蓬勃興旺,為農産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和農村二三産業培植了大量的新增長點和後備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30年前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其本質就是農民創新創業。30年過去了,鄉鎮企業對我國改革開放做出了歷史性重要貢獻,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國家不會忘記。隨著鄉鎮企業的不斷發展和日益壯大,這一龐大的群體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廣闊天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獨特作用。大力鼓勵支援農民創辦企業,發展二三産業即鄉鎮企業,促進新型城鎮化,助推“三農”強美富,打造鄉鎮企業“轉型升級版”,仍然是時代的要求、農民的意願、歷史的必然、國情的需要。

  記者:為什麼説農民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人數最多、潛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體?

  宗錦耀:改革開放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大批農民進城入廠、務工經商,在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幹、積累了財富和經驗。近年來,這其中的一部分農民創業熱情高漲,創業規模不斷增大。2013年,返鄉創業農民工199萬人,創辦企業21.5萬家;2014年,返鄉創業農民工220萬人,創辦企業23.7萬家。創業者以中青年為主。返鄉創業者大都有5~8年的打工經歷,創業年齡一般在30~40歲之間,曆盡磨練,能吃苦耐勞。創業者整體素質較好。返鄉創業者在外打工期間大多是從事一定的技術、管理、銷售等工作,有技術、懂管理、會經營、思想觀念新、交際能力強,善於發現市場、抓住機遇、整合各種資源。在涉農領域創業比例大、成功率高。大部分創業者都是圍繞農産品初加工、農産品行銷流通、休閒農業和地方特色産品加工等開展創業,佔創業者的60%以上,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涉農創業比例更大,而且比一般領域創業的成功率高。帶動作用強,據統計,每個創業者平均帶動3.8人直接就業。返鄉農民工創業不僅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更重要的是帶動了當地農民素質提高和觀念更新。

  實踐證明,農民創業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不僅有利於推動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經濟要素向農村集聚,推動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還有利於留住農村的資源要素,留住農村的人氣,創造農村新的需求,促進目前農村“三留守”和“空心村”等現實問題的解決,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記者:可以説,鄉鎮企業的本質就是農民創新創業,那麼新常態下鄉鎮企業如何轉型升級?

  宗錦耀:作為農業農村經濟的主體力量和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鄉鎮企業要尊重經濟規律,實現科學發展;尊重自然規律,實現可持續發展;尊重社會規律,實現包容發展,繼續發揚鄉鎮企業想盡千方百計、説盡千言萬語、受盡千辛萬苦、走盡千山萬水的“四千精神”,在促進新型城鎮化、助推三農“強美富”的同時,努力打造資訊化、智慧化、整合化、個性定制化,並把産品、服務、機器、資源和人力資本相互連接以及大中小微型企業有機結合、專精特新産業産品首尾相連、區域間分工明確的“轉型升級版”,爭取在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有新貢獻,在新一輪技術與産業革命中有新作為,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再立新功。

  記者:鄉鎮企業是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請問鄉鎮企業有什麼歷史性重要貢獻?

  宗錦耀: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率先衝破計劃經濟體制和城鄉二元格局的束縛,在農村區域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異軍突起”,快速發展,曾在國民經濟中“三分天下”、工業經濟“半壁江山”、財政貢獻“五居其一”。其後,鄉鎮企業又經歷上世紀90年代“二次創業”和本世紀以來“轉型提升”兩個發展期,除個別年份外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雖然鄉鎮企業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其結構、佈局、産權、區域、發展方式都發生了幾大變遷,但鄉鎮企業由農民創辦的本質沒有變,為“三農”服務的方向沒有移,必須要充分肯定鄉鎮企業為農村經濟和縣域經濟積累的“第一桶金”,肯定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重要歷史性貢獻。

  第一,鄉鎮企業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先導隊伍。農民興辦的鄉鎮企業從誕生之日就秉持要素從市場中來、配置由市場來定、産品到市場中去,硬是從僵硬的計劃經濟體制中“擠出一條縫隙、挖出一個洞、打開一扇門來”,先是形成了計劃與市場雙軌運作的體制,後來逐步拓展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品種和領域,到後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輔助性作用、起基礎性作用、起決定性作用,最終初步建立了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決定性力量的體制機制。鄉鎮企業一直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摸爬滾打,進行了探索實踐,為以市場化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以國際化為導向全面對外開放探了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第二,鄉鎮企業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確立的堅強依託。鄉鎮企業發展初期雖從鄉村集體企業起步,但同時發展了聯戶辦、戶辦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初步形成了以鄉(鎮)辦、村(村民小組)辦、聯戶辦、戶辦這樣的以集體經濟為主體、多种經濟成分並存的格局。改制後的鄉鎮企業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與合夥制、個人獨資形式再次創業;與此同時,一些農村個體私有企業也通過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走向聯合,兩者實現了殊途同歸。目前鄉鎮企業的主體轉變為農村個體私有制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總的看,鄉鎮企業實行多輪驅動、多軌運作,哪個輪子轉得快就讓它快轉,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産力。

  第三,鄉鎮企業是推進國家工業化的重要一翼。鄉鎮企業發展起來後,對城鄉二元格局進行了一次次突圍,將農村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吸引城市要素流向農村,逐步打破城鄉分割,工農城鄉開始步入協調發展軌道上來,農業、鄉鎮企業和城市工業都得到了較快發展。2014年,我國鄉鎮企業産值佔農村社會總産值達87%,其中,農村工業佔全國工業總産值50%以上。鄉鎮企業開闢了農村工業的新領域,形成了城市工業化、農村工業化“比翼齊飛”、並駕齊驅的良好局面,大大加快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第四,鄉鎮企業是推進我國城鎮化的根本動力。鄉鎮企業先是在小集鎮集聚發展,後來逐步發展成工業園區和産業集群,吸引人口、要素、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集聚,形成了星羅棋佈的小城鎮。鄉鎮企業累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6億以上,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貢獻達35%;另一方面,為農村和小城鎮培育了一大批市場主體,鱗次櫛比的小商鋪、小工廠成為一些地方的重要市場力量。鄉鎮企業的發展,為城鎮化提供了産業支撐,擴大了就業容量,與城市一起大大加快了我國城鎮化的進程。

  第五,鄉鎮企業是農業現代化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鄉鎮企業從發展的一開始起,就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和以工補農、建農、帶農為己任,在國家尚未能夠大規模支援農業的前提下,每年承擔以工補農建農和社會性支出400億元左右,助推了農村水、電、路、氣、房,科、教、衛、文、保等公共性公益性設施的建設;同時大量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在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的背景下,走出了建設農村必須繁榮城鎮,發展農業必鬚髮展非農,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的成功之路;同時鄉鎮企業瞄準農業資源,彰顯特色優勢,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和現代種養業,為農業注入大量的資金和現代要素。目前鄉鎮企業産值中,三産比重接近四分之一;農産品加工業比重接近三分之一,農産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在鄉鎮企業中的佔比逐步提高。

  記者:我們應該如何弘揚鄉鎮企業“四千精神”,推進農民創新創業呢?

  宗錦耀:推進農民創新創業,關鍵是各地要利用平臺建設、政策扶持、創業輔導、公共服務、宣傳推介等主要手段,以農村能人、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大學生村官創辦農産品加工業、休閒農業、民俗民族工藝産業和農村服務業為重點,為其提供各種優質專業的服務,促進農民創新創業群體高度活躍,推動農民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

  對農民引進新業態、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進行創新和農民利用自身積累、發現機會、整合資源、適應市場需求創辦的小型微型企業,要推動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樹立一批落實政策的典型,引領更多的地方政府為農民創新創業創設政策、降低門檻、改善環境、提供服務。要努力搭建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和見習基地,進一步強化農民創新創業指導師、創業帶頭人培訓,鼓勵大力發展“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要積極組織創新創業農民與企業、小康村、專業市場和園區對接,形成企業帶動、名村帶動、市場帶動和園區帶動農民創新創業的格局。要不斷探索農民創新創業的融資模式,利用社會資金建立農民創新創業發展基金,不斷降低農民創新創業的融資成本。要堅持艱苦創業,大力倡導弘揚鄉鎮企業想盡千方百計、説盡千言萬語、受盡千辛萬苦、走盡千山萬水的“四千精神”,培育企業家精神,提高創新創業效率。

  推進農民創新創業,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提高服務工作的指導水準,農産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鎮企業主管部門要分別根據職責,研究制定方案,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工作協調,研究政策措施,營造良好氛圍,讓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