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的進步與差距
- 發佈時間:2015-10-30 07: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總部位於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了一份題為《2015科學技術與工業記分板》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的宗旨十分明確,就是為各國政府制訂科技政策提供決策參考依據,對於中國把握自身在全球科技競賽中的跑位頗有裨益。
從科研論文發表情況看,中國科研的實力有了長足提升。經合組織披露的數據顯示,2003-2012年期間,全球發表的科研論文數量每年遞增約8%,美國累計增長50%,而中國則足足增長了3倍。據統計,僅2012年一年,中國就發表了40.9萬篇科研論文,在數量上僅次於美國。
更可喜的是,中國科研工作者們的高品質勞動成果在不斷涌現。按照經合組織定義,全球前10%的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被稱為“優秀”論文,2012年中國約9%的論文進入這一行列,在比例上幾乎和日本並駕齊驅,在數量上則比第三名的英國多出了約7000篇,位居美國之後。
不過,從其他多項指標看,中國科研的整體實力距離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仍有不小差距。
差距之一,中國高校的整體科研水準仍遠未進入全球一流行列。據經合組織統計,全球前30家發表優秀論文數量最多的高校中,美國高校囊括了22個席位,前10名更是除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躋身第7之外,均被哈佛、斯坦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名校瓜分,中國高校無一入圍。不得不説,這樣的成績值得中國高校反思。
高校之外的有政府支援背景的科研機構中,中國科學院在前30家發表優秀論文數量最多的機構中名列第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則高居榜首。不過,中國也僅有中科院一家入圍,而美、法、德、日等發達國家則各佔數席。
差距之二,在引導潮流的科技前沿領域,中國的顛覆性創新成果佔比仍然較少。據經合組織介紹,近年來,資訊通信技術、先進材料和醫療健康技術等三大領域引領全球生産變革潮流,美國、日本和南韓是跑在最前列的“弄潮兒”,三國在這些領域的專利量達到相關領域專利總量的65%,德國、法國和中國則位居第二陣營。
最值得一提的當然還是美國,在以物聯網、大數據和量子電腦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領域,美國專利量佔比達36%;在醫療健康領域,美國佔比更是達到43%。而中國的佔比則分別僅為8%和3%。
差距之三,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投入水準依然遠低於發達國家。統計表明,2013年,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投入佔科研總投入的比例僅為4%,遠低於經合組織國家17%的整體水準。科研支出過度集中在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方面,無疑將影響中國科技創新的視野與後勁,這種不平衡的問題應該得到重視和解決。
中國科研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除了需要正視上述差距,還應當注意吸取發達國家的教訓。比如,經合組織發現,發達國家近年來在開發顛覆性創新技術方面有依賴商業機構的傾向,不少國家削減了公共研發支出,從而影響到自身科研系統的健康發展。這一問題,對於中國來説不無鏡鑒意義。(韓冰 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