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京新能源車企“強攻”電池核心技術

  • 發佈時間:2015-10-30 06:37:26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7日,南京LG化學新能源電池項目在南京開發區竣工投産。竣工儀式上國內車企“大咖”雲集摩拳擦掌,這其中有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安凱汽車總經理查保應、吉利汽車副總裁余寧、長城汽車副總裁趙國慶、上汽集團上海捷能總經理朱軍、中通輕客董事長囤金軍、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金堅……

  這些車企大部分都與LG化學簽訂或正在商談電池採購協議。LG化學驕傲地宣佈,其已“鎖定”了中國新能源整車前十強中大部分車企的訂單。記者了解到,雖然還未量産,但LG化學南京工廠的總訂單已超過10萬輛電動汽車配套電池。而全球20大汽車品牌中,共有13家與其合作。

  LG化學風光的背後,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尷尬。電池佔據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的40%—45%,在這個核心零部件上,大部分中國整車企業還需要仰賴外資。

  不過,記者了解到,在本地企業中,也有不少正在謀劃掌握電動汽車電池核心技術。昨天,南京金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與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研究院宣佈,雙方將聯合籌建新能源實驗室,電池相關技術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

  該公司輕型車事業部産品研發部總監黃福良介紹,雙方除進行整車控制層面的技術合作,還將開展電池組PACK成組技術研究,到2020年要實現5—8款動力電池的PACK成組方案,通過第三方檢測,獲得産品公告,並申請發明專利8—10項。

  “電池成組技術”就是將多個單體電池芯利用線材、鎳片板、銅排等導電組件採用螺絲鎖附、鐳射焊接、電流焊接等方式串並聯在一起,以達到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電壓及能量值。

  南京金龍品牌總監秦緒俊告訴記者,電池作為核心零部件,其成本佔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的40%—45%,而鋰電池PACK又佔電池總成本的30%左右。一旦電池組成組技術取得創新和突破,該公司將設立自己電池組PACK工廠,以因應公司不斷擴大的整車生産規模。

  此外,今年8月,黃宏生作為創始人和控股股東的創維集團,還和南京金龍一起以人民幣6000萬元投資了江蘇樂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樂能電池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和生産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11項發明專利,研發製造了全球量産粒徑最小的奈米球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其克容量、倍率性能、自放電性能、低溫性能等多項指標均排名全球第一,被國家四部委評為“國家重點新産品”,被省科技廳評為“省高新技術産品”。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核心材料,掌握了它和電池成組技術,就可以説掌握了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秦緒俊説,南京金龍的目標是立足南京,打造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産業,掌握純電動客車全産業鏈的核心關鍵技術是其既定目標。

  市經信委汽車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南京金龍外,我市還有一些企業在努力謀求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記者日前從溧水區獲悉,創維集團和山東泰汽集團、芬蘭Venetjoki Riku Jussi三方合資,投資7億元在該區建設“中歐新能源”項目,建成後將年生産鋰離子動力電池2萬組1.5億安時(電池容量單位),年創産值20億元以上。

  另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項目——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生産項目,近日在六合開工建設,預計建成後産能為6億安時,每年可實現産值20億元,稅收1億元。這些項目將極大促進南京動力電池乃至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

  本報記者 查金忠

  本報通訊員 童妍寧 趙敬翔 史發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