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器人大廚”烹飪標準化中餐

  • 發佈時間:2015-10-29 06:34: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6.5公斤重的一大盆黃瓜、胡蘿蔔炒雞蛋,“機器人大廚”自己放油、自己翻炒,3分鐘後香噴噴出爐——這是南京市一所引進烹飪機器人、試點集約化供餐的小學食堂內一景。這位“機器人大廚”由深圳市繁興科技有限公司生産,雖然沒有頭、沒有手,卻有一個厲害的“大肚子”,最多一次可以炒出近10公斤的菜。

  中餐標準化困難重重

  與西餐食材搭配和製作流程標準化不同,中餐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點,食材和火候掌握向來沒有嚴格的定量標準,誰會想到製造烹飪中餐的機器人呢?

  “1992年我就有了這個想法,當時是對麥當勞、肯德基這些西式快餐的標準化製作感興趣,想把這種製作模式引入中餐,改變中餐傳統的作坊式、手工式生産。”全球第一款中餐烹飪機器人的創始人、繁興科技董事長劉信羽回憶道,真正開始進行項目研發是2002年,當時這一産業還是一片空白,技術環境並不成熟,甚至在思想觀念上,人們對中餐烹飪是否標準化還存在較大分歧。

  一無可借鑒和模倣的先例,二無從事這一領域的人才,劉信羽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洋快餐材料類型、産品形狀比較單一,而中餐僅烹飪工藝就有200多種,菜式更是花樣百齣,哪些菜式適合機器生産?最核心的烹飪動作和烹飪基本工藝有哪些?廚師的動作變化如何通過機器實現?對劉信羽來説,要攻破的技術難題實在是太多了,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炒菜過程很複雜,火候的掌握是炒菜過程的關鍵,急火快熟最考驗水準。比如一道銀牙雞絲,既要迅速把雞絲打散還不能讓雞絲斷裂,然後要給雞絲上漿,再加入豆芽翻炒,火太慢豆芽容易出水,火太急雞絲會糊鍋。要讓機器人模倣這一系列動作,還要精確掌握放料時機和火候,確實非常困難。”劉信羽告訴記者,“我們反覆不斷進行技術研究和工藝研究,調整和挑選最適合機器生産的菜品,模倣倒油、加料、翻炒、出鍋等各種炒菜動作。失敗的實驗很多,一開始炒出來的菜黑乎乎的,根本沒法吃”。

  直至2004年,劉信羽的實驗基本都以失敗告終。當時主要是研發的路徑出了問題,把做菜看得過於簡單,給機器設定的做菜動作與專業廚師大相徑庭。經過分析和總結,劉信羽將中餐生産標準化歸納為兩大要點:一是原料配菜標準化,二是生産過程標準化。配菜標準化的實現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繁興科技通過與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專業委員會的大廚合作,讓知名專家指導,確保配菜精準科學。為了實現生産過程的標準化,他們不斷研究烹飪工藝和基本動作,特別是對烹飪的基本動作給出運動學和重力學的定義,實現機器的數字化,建立數字模型規定機器人動作,以識別廚師炒菜的每一個動作的含義並進行轉化。

  “讓人們遠離採購奔波之勞、腥污蕩洗之累、油煙蒸騰之苦、烹飪拿捏之難,輕輕鬆鬆吃上標準化製作的美味中餐。”從1992年這個想法産生,到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會做中餐的機器人在深圳誕生,時間已過去了14年。“這還僅僅是第一步,實現從無到有。第一台樣機只能做一些基本動作,實現基本功能,不是最後的産品。真正實現産品化,能夠在工業化模式下生産和出售是在8年以後的2014年。”劉信羽稱。

  沒有可參照的樣本,完全靠自己培養人才、創新技術、研發産品,繁興科技耗資1.5億元打造烹飪機器人的過程是艱辛的,但結局是美好的。截至目前,繁興科技擁有300多項發明專利,承接過兩項國家863重點項目和國家“十二五”重點産業振興及技術改造項目,生産的烹飪機器人已經能夠製作八大菜係1000多道菜肴,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需求。

  商用市場發揮價值

  烹飪機器人配有類似電腦螢幕的裝置,上面有功能表可選擇,旁邊的操作欄中包括常用菜肴、再次烹飪、序號選菜等選項。烹飪機器人的烹飪工序和菜譜由名廚指導製作,工作人員只需根據營養菜譜配菜,設定好加油、加水等程式,機器人就自動操作起來。

  “這種機器人很智慧,專業的廚師培訓1個小時就能完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繁興科技副總裁曾志成介紹,“像學校大廚房裏的一樣菜都有十來斤,翻動相當花力氣,還容易攪拌不均,各種食材接觸熱量不均勻。用烹飪機器人把人力解放出來,各種食材配比、油量控制更加科學健康,機器人在炒菜時間、翻轉均勻性以及溫控方面也更具標準化,菜品口味更加統一。使用機械自動化烹飪,還能避免人工製作帶來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

  目前,味千拉麵、鄉村基、大家樂、稻香、唐宮、西貝等餐飲企業以及部分中小學、醫院、政府機關、部隊、華為海外公司等企事業單位食堂已經引入繁興科技烹飪機器人産品。2013年起,該産品也在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始銷售。曾志成稱,提高工作和服務效率,減少人力成本是烹飪機器人受歡迎的一大亮點。與傳統烹飪模式相比,引入機器人操作,一個普通操作員經過適當培訓可以操作3到4台機器。加上大規模的集中源頭采購,中央廚房機器流水線生産,降低了綜合生産成本。以1000人食堂為例,安裝3台烹飪機器人,節約的成本可一年收回投資。機械化操作還可以節能減排,順應低碳經濟的潮流,在節約人工40%以上的同時,節省能源30%以上,節省食用油20%以上,油煙減排80%以上,廢水廚余減少可達50%,廚房面積節約60%。

  烹飪機器人受歡迎的另一個亮點,就是借助大數據、雲平臺等現代科技手段推出的集約化供餐模式。這一模式由中央廚房配送、終端機器人智慧廚房烹飪和政府統一監督管理資訊系統三部分構成,由基地定點生産,規模化集中採購,全程冷鏈配送,再由智慧廚房採用機器人標準化自動烹飪。整個過程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全程資訊化監管,保證了安全溯源。

  “目前集約化供餐已經在南京、山東這些地方的中小學校,以及北京交大、武漢大學、陜西師範大學等一批高校試點,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志成説,南京市教育局在中小學引入繁興科技機器人的同時,還專門出臺相關文件明確提出“以智慧烹飪機器人為先導,凈菜配送為抓手,學生營養午餐為目標,逐步推進學校食堂的集約化生産模式”,以更好地配合集約化供餐模式的推廣和應用。

  劉信羽告訴記者,與美國和日本相比,我國的中小學營養餐供應模式還比較落後,缺乏科學規範的管理,這與傳統中餐難以標準化製作不無關係。烹飪機器人如能在學校廣泛推廣和應用,有利於給孩子們提供安全、衛生、健康的營養餐。劉信羽表示:“繁興科技正在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樣板和模式,也希望更多的相關行業和管理部門積極參與進來,共同推動此項工作。”

  劉信羽最初計劃研發的是家用型烹飪機器人,目標客戶是家庭主婦,想把她們從淘洗和油煙中解放出來。經過實踐,劉信羽發現家用市場培育比較困難,家用産品要求個頭更小、功能更齊全、價格也不能太高,而繁興科技掌握的技術還無法滿足這些要求,才于2008年調整思路,轉而研製商用烹飪機器人。但劉信羽表示,家用市場是他的終極目標,烹飪機器人走進家庭廚房是一定要實現的。

機器人(300024) 詳細

機器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光啟技術 27.78 10.02%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賽為智慧 18.52 9.98%
5 上海機電 22.65 6.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雅化集團 12.83 -4.25%
4 海源機械 16.64 -3.70%
5 美的集團 52.84 -3.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