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美發現恐龍滅絕前新哺乳動物

  • 發佈時間:2015-10-26 01:30:4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張夢然)近日出版的《科學報告》雜誌稱,中美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白堊紀晚期多瘤齒獸的新屬種——中原豫俊獸(Yubaatar zhongyuanensis)。它是歐亞大陸已知最大的中生代多瘤齒獸。

  多瘤齒獸是一類長得像嚙齒類的哺乳動物,生活在1.6億年前的侏羅紀到4千萬年前新生代的始新世。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多瘤齒獸化石,多來自於白堊紀晚期的中亞地區,亞洲東部發現的中生代多瘤齒獸化石比較少見。

  此次,中國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以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發現的中原豫俊獸化石保存完好,來自中國河南省欒川縣晚白堊世地層,是蒙古高原以外亞洲白堊紀晚期多瘤齒獸分佈最南方的紀錄。研究人員在豫俊獸化石上還發現最後一枚前臼齒有乳齒—恒齒的替換現象,這是多瘤齒中相關牙齒替換的首次直接證據,有助於了解多瘤齒獸和哺乳動物牙齒的演化。

  化石同時顯示出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頭豫俊獸小時候經歷過一次意外,使其右腿脛骨折斷錯位。雖然這個傷勢嚴重,會增加覓食和逃脫天敵的困難,但對於植食或雜食性的多瘤齒獸卻並不致命。因此,豫俊獸的斷肢能在自然狀況下緩慢癒合,並部分恢復支撐身體的功能。這個化石記錄十分罕見,是中生代哺乳動物中首次發現的斷肢古病理學案例。

  新的發現也支援一種觀點:在恐龍絕滅的白堊紀——新生代交界時期,多瘤齒獸並沒有受到影響,它們牙齒趨於植食性的複雜變化,並且和多瘤齒獸種類、體型的多樣性均保持相關的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