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者説“雙創”系列訪談之②——飛利信陳洪順:合夥創業重在配合

  • 發佈時間:2015-10-23 10: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祝惠春  責任編輯:羅伯特

  

  飛利信創始人陳洪順

  飛利信(300287):國內領先的?“視聽控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北方交通大學旁,一座不高的四層寫字樓,對於這最開始百十平米的辦公地點,陳洪順依稀記得那時租金在三塊左右。那是1997年,北京飛利信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

  此時,陳洪順43歲,從國企下海創業,時勢所迫。當時他所在的東風電視機廠和牡丹電視機廠合併,安排他到牡丹廠卻非所願。國營單位人員分流,一部分同事下海自謀生路。但是年齡擺在這兒,陳洪順沒有勇氣主動跳下海。這時曹忻軍找到他,問是否對研發一個項目感興趣。陳洪順欣然接受,每天在家專注做研發,不上班,跟小夥伴“自己幹事”,自然而然,就加入了飛利信。父母均有收入,愛人有正當工作,沒有後顧之憂。飛利信開始創業的時候,就很規矩開工資。愛人看他“沒白天沒黑夜”的工作,都不知道他下海創業了。

  為攻克技術難關走到一起

  沒有韓劇式的命定結合,也沒有《中國合夥人》之間的曲折關係。飛利信的五個聯合創始人通過一個研發項目,進行業務合作,走在了一起。大家湊一塊,合計註冊個公司踏實做,飛利信誕生了。這種理工式的專注和合作,從一開始就注入公司基因。“五個技術型人才,從開始創業就是在研發産品。”曹忻軍,北京工商大學主修電氣技術;楊振華,中國傳媒大學主修電視與工程系信號與系統;王守言,清華大學主修電腦科學與技術碩士學位;陳洪順,強項機械製造;趙經緯,中科院研究院,主修軟體。儘管如今趙經緯已經調走去學校教學,陳總説“這五個人一直在,一直都是”。

   從一個拳頭産品生發

  從前政府工作會議使用的弱電産品,一部分是進口産品。但産品用戶基本是政府機關,主要是人大、政協、黨委機關,涉及到安全性,中文顯示轉換的問題。飛利信看準這個機會,五個創始人各自發揮所長,自主研發了飛利信音視頻會議産品。“當時國家專業做這個東西的特少,沒有拿它作為一個産業,一個市場來考慮。我們從開始就研製這個音視頻會議系統,就看到這個市場,圍繞這個痛點,把這個産品不斷的研發下去,做起來了。”項目研發完順利通過鑒定,公司成立第一年,挖到第一桶金200多萬。“趕著機會了,也説明我們對市場的判斷正確。”

  隨著一張張訂單的飛來,飛利信加入到人大機關、政協機關資訊化,人力資源資訊化等電子政務建設中,為人大、政協、軍隊、企事業單位等提供?“視聽控一體化”解決方案相關資訊化服務。

  創業十八年來,飛利信從單一音視頻會議系統有了橫向的拓寬和産品深入研發,還形成縱向的上下游全包服務。一些重大的國際性會議,包括人民大會堂的亞歐首腦會議,會議服務系統的整合,都有飛利信的身影。

  會議音視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從産品研發,硬軟體生産到維護服務,飛利信都有建立了相應部門管理。客戶購買設備後,工程部門負責實施安裝,後期有專門的運維服務部提供服務。另外,會議議程的管理需要軟體控制,所以飛利信有軟體部門,一些硬體需要自己製造,也在湖北等地建立了生産基地。

  音視頻專業在整個辦公樓設備裏,屬於弱電系統這個範疇。有的時候往往招投標的是弱電系統,無形中把整個樓控裏面的安防、監控,還有門禁管理都揉在一起,就這樣,飛利信的業務空間自然擴開了:“比如智慧城市,監控就是採集圖像處理,數據做分析,而會議在現場也是擴聲加上圖像、顯示,再通過後臺的軟體把整個會議的進程給管理起來,包括會議進程記錄,技術上都是通的,所以我們很自然的就做下來了。”陳洪順説。

  對飛利信而言,從弱電系統到大數據管理,也是一個自然的業務延伸。“實際上大數據共用、分析,還有數據安全的問題,是目前一個很新的産業。我們既有業務會經常遇到如何整合記錄會議數據之類的問題。”自然而然,飛利信參與到政府大數據業務中,“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就是飛利信大顯身手之處,平安麗江項目就是參與的項目之一。

   技術與需求密切結合

  飛利信的經營特色之一,就是對每一個客戶深耕細作,用客戶新的需求帶動産品升級。“我們對客戶的需求比較敏感,是飛利信一個最大特點。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給他定制,他提出的一些需求是否合理,我們可以給他做分析,可以給他建議。一般公司怕麻煩,但是我們恰恰願意做這個事。我個人我還真願意做,你提的需求越難實現,我們就越有興趣。”

  技術與需求的密切結合,是飛利信經營的另一體會。對客戶群的業務需求的了解,也是飛利信能夠取得市場,跟客戶長期保持關係的關鍵因素之一。“光有技術也不行,技術再先進,你做出的産品跟客戶的需求如果有距離,這個市場客戶不一定能認可你。我們會結合客戶的成本,投資的能力,提一些建議。”

  飛利信在完全自有智慧財産權上有個香餑餑般的核心競爭力—流媒體實時總線技術(PRSMBus),不僅能高寬頻傳輸,而且能夠嚴格控制延時和傳輸優先權,尤其針對多路語言、視頻高速同步併發傳輸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具備國際領先的技術水準。“中國過去是一個大加工廠,還不是一個製造廠,連製造廠都不如,現在要提倡中國製造轉為中國創造了。我們爭取這個技術不單在國內被認可,在國際上也能被大家認可。”陳洪順笑著説。

  與此同時,飛利信自己有很成熟的施工的體系和售後維護體系來保證施工品質。“關鍵的時候一些關鍵崗位,必須我們施工人員做,別人會做也不敢讓他做,形成一種習慣了。做這塊責任挺大,風險也挺大,因為這個行業客戶較集中。做得不好的時候,很快壞影響就擴散出去。”陳洪順體會,對施工品質的技術要求、客戶需求的定制、售後和維護也是至關重要:“我們是不做一錘子買賣,賣完系統掙完錢就走人,不這麼做。我們要把系統整個驗收完,取得客戶的確認,甚至開過一兩次會議,客戶用得好了沒問題了,按合同約定,我們才能按期收到全款。”

  長期形成的對産品品質,服務品質嚴格把控的管理特色,讓飛利信的會議視頻服務基本上沒經歷過意外情況:“一次會議合作時,選票箱用我們的,擴聲和簽到系統用另一家同行的。結果他們真是出問題,感覺會場馬上要失控了,責任確實很大。我只能替他們惋惜,感覺挺難受的。”

  追求“人有我優”

  2012年飛利信上市了,幾個老股東之間並沒有特別慶賀。只是掛牌的頭一天請了一些新聞媒體熱鬧了一下,第二天敲鑼後,晚上大家聚餐,回憶一下創業之路,但是每個人心裏還是挺自豪的。

  上市三年來,飛利信的收益基本上按照增長利潤的目標走,沒有冒進。儘量保持穩一點不失誤,打好基礎。公司從上市開始基本一直這麼走下來,每年增長都符合預期。當我們詢問股價時,他居然答不上來。顯然,陳洪順對股票價格顯得“漠不關心”:“術業專攻、以實打虛。我不關心,也從來不玩股票。不如把自己公司的事情做好,股價肯定上去。我們能在産品研發這塊,在行業裏比別人做得好,這就夠了。”

  説到創業之難,陳洪順一個感受就是所有好壞經歷,都在忙碌的公司發展中被擱置,連痛苦也是:“最痛苦的是,前兩年在湖北建工廠的時候,常住那兒,生活也不習慣。不過現在回看,挺有成就的,幾個大樓建起來了,看著有點“沾沾自喜”的感覺。”陳洪順説,投入做事,拋棄了很多陪伴家庭的機會。

  説到找創業方向,陳洪順説,網際網路時代,想找某個你想做而別人想不到的行業,可能發掘起來很難了。但是分析一個原有市場,找到你能夠完成的,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並讓用戶認可你,這個可以是發力點。“哪怕做一個保潔人員掃大街,掃得好,今後就可以管五六個人,甚至再好的話可以管幾個片區,可以成為一個管理者。做得再好,你成勞動模範。關鍵是不是切實能做好,能吃這個苦。先不要想自己今後做到什麼程度,把眼前的事做好,做得比別人好,我覺得就行,別人就會認可你。”

  合夥人相處重在配合

  在飛利信,幾個聯合創始人一路走開,風雨同舟。“核心股東很團結。我們幾個人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離開,在利益上沒有紅過臉。”陳洪順説:“我年齡在裏面最大,對錢,對需求的奢望很低。人別過分,別貪,一貪準壞事,別説不義之財,包括自己應得的,差不多也就算了,不要在利益上看得太重。大家所有的人基本上也是這個心態,大家都是一心一意把企業做好,做得比別人好。”

  幾個創始人之間除了經濟上不計較,有一點就是相互之間配合的很好。什麼叫配合?陳洪順説,真正把事情做好,不光是做好自己的一環。要想到所做之事跟誰有關聯,找到結合點,替搭檔多伸手做一下,這就叫配合。雙方都這麼想,就交互了,幹活就不累了。老想著這結合點我躲遠點,他再躲遠點,中間永遠有一條溝,誰去填它去?比如,在工作中,儘管陳洪順不懂軟體專業:“從我的理解主動想到他會需要我去給他提供什麼東西,做軟體需要硬體平臺,硬體平臺什麼時候運轉起來?你要了解這個時間點。規定了十天以後,八天就給提供不就相當於對他是個支援嗎?”

  第三點是專業上大家都互相信任:“在做機械這塊,做結構這塊,甚至我負責生産這塊,他們都信任我,知道這件事大家説完之後,大家相信我能做出來。”

  平時真正生活上,大家交流感情反倒真不多:“反正我們這個團隊不多,好像真沒有。在一起吃飯,有什麼困難,大家感覺對誰有什麼意見,怕有一些錯覺的事情,會交流一下。偶爾重大事情大家會通一下氣,説一下,這個東西會要。在大家相互之間信任的時候,我覺得還是少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好。有時候形式太重要之後就虛了。那些實的東西,真正的重點就會因虛打折扣了。我們很簡單。”(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

  系列稿件:

飛利信(300287)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