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濃縮型“牛熊市”或交替上演

  • 發佈時間:2015-10-23 11:13: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海波

  我們近期分析,A股在10-11月份已經步入反彈季。行情反彈的內部驅動因素是年終來臨之前“禁售股”的自救訴求,行情反彈的外部驅動因素是資産配置荒背景下,以國債為代表的無風險收率顯性下跌,提升流動性風險偏好,以及穩經濟政策的繼續加碼。

  在行情表現形式上,這輪10月反彈呈現出“漲跌停日日有、隔日換一批”的行情格局,“秋搶”的特徵比較明顯。這意味著這輪反彈並非趨勢性的,而是階段性的。進入12月份,這輪反彈或會受到年終結賬與贖回、年末市場利率翹尾、1月份禁售解禁、美元加息預期再升溫等因素的制約。我們近期分析,這輪反彈的最大驅動因素是資産配置荒出現後,海量流動性涌入固收市場促使以國債為代表的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降,如果理財産品預期年收益率跌破4%、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降到3%以下,會刺激和倒逼市場流動性增強風險偏好、追求風險收益,即形成“先有債市牛,後有股市牛”的股市走強邏輯。但這個驅動邏輯在年末階段會受到資金結賬、年末贖回、市場利率季節性翹升的干擾,因而反彈的趨勢不會順暢而時有震蕩,在震蕩中反彈、在震蕩中逐漸完成多空換手將成為後階段A股的主要特徵。在更長時間內,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跌將是A股行情的核心驅動力。

  從行情波動空間看,儘管國慶假期後反彈有所增量,但目前的交易量水準要突破7-8月份上證綜指3600點以上、創業板2600點以上巨量囤積的“套牢區”還勉為其難,這也是這輪反彈走得小心翼翼的主要原因。因此,基本可確定,上證綜指3600-4000點、創業板2600-3000點是A股行情的重大阻力區,不經過持久反覆的震蕩換手難以突圍;至於上證綜指4000點、創業板3000點以上區域更主要是“靠杠桿撐起來的”,杠桿率不擴張則行情難突破。現在相較7月份之前,場外杠桿與場內桿杠“缺了一條腿”,這意味著較長時間內的A股要突破上證4000點、創業板3000點還不太現實。

  伴隨A股“反彈季”的形成,基本可確認A股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經過三季度連續大跌後,市場正在構築新生態。我們對比較長時間內A股的新常態預期是:1、兩市交易量5000-10000億是新常態,在杠桿率收縮後1.5萬億以上的交易量或是不可持續的新天量;2、兩融餘額已結束單邊增長期和單邊收縮期,8000-15000億水準或是比較長時間內的新常態;3、在估值水準整體偏高、缺乏基本面看點、主要依靠流動性支援、處於災害性下跌後的修復期和自我調節時期內,大市呈“上有頂、下有底”的無趨勢震蕩或是較長時間內的新常態;4、股權類和債權類市場“優質資産配置荒”、“劣質資産配置慌”並存的特徵非常明顯,在經濟形勢整體弱、結構轉型趨勢難逆的態勢下,優質資産享受萬眾追逐高定價、劣質資産眾人棄的分裂局面已非常明顯,從而對市場形成“濃縮型牛市”和“局部性熊市”並存的局面;5、部分公司隱性存在的去産能“最後一殺”、轉型“半路夭折”、涉足信用杠桿資金流斷裂、前幾年高價並購形成壞賬等風險,或在年終賬面上得到暴露,我們預計2016年或會出現一批新的*ST公司與破産類公司,市場結構性的非系統風險會顯性增大;6、在三季度連續大跌中,有大批産業資本被套與被困,我們預計在“禁售期”結束前後,産業資本的自救訴求或會促使相應標的産生“新故事”;7、2016年市場或呈現局部行情活躍,但具體投資交易上卻 “盈利難、難盈利”的局面,且投資收益率或呈兩極分化格局。在市場新生態中適者生存,繼經受三季度連續大跌洗禮後,2016年各類投資機構將繼續進行大浪淘沙的優勝劣汰。

  10-11月份是A股反彈的時間窗口,行情反彈空間與時間會同步收縮。因為,行情是自救與修復性質,個股表現基本無序,這比較符合“年末行情是非多”的市場傳統特徵。因此,交易策略上對這輪反彈是“且行且珍惜,且行且謹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