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行業低迷又遭匯率損失 彩電巨頭長虹康佳雙雙巨虧

  • 發佈時間:2015-10-22 14:25: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錢瑋玨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康佳、長虹都先後公佈了本財年前三季度業績,均出現了鉅額虧損,雖然有市場整體低迷、競爭激烈的行業共同困境,但細究起來這兩家企業都有把自己“作”成如此境地的意味。

  行業低迷又遭匯率損失

  本週一,四川長虹發佈的三季報公告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長虹營業收入為459.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13%,凈利潤虧損4.95億元,虧損幅度比去年前三季度的3.14億元增加近2億元,比上半年的虧損幅度增加3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收入161億元,同比增加15%,虧損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3.77億元。

  而在上周,深康佳A發佈的2015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截至2015年9月30日,前三季度康佳將虧損8.3億元至8.8億元,而去年同期康佳盈利4757.93萬元。其中第三季度的虧損尤其嚴峻,預計為5.3億-5.8億元,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是盈利221.91萬元,去年全年康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虧損額也才有4.75億元。

  此前長虹曾在上半年公告中分析了虧損的主要原因,認為行業增速放緩、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産品均價下行、毛利空間收窄是主要因素。這也是康佳同樣面臨的問題,而在第三季度長虹和康佳都還遭遇了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使得虧損進一步擴大。長虹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財務費用3.6億元,主要是因為公司美元債務偏多,導致人民幣貶值時出現大額匯兌損失。深康佳證券事務代表吳勇軍也解釋稱,三季度虧損包括匯率變動使公司6億美元的凈負債産生了約1.9億元的匯兌損失。

  兩巨頭虧損“緣由”不一

  事實上,兩家陷入巨虧的原因還不僅如此。按照長虹此前半年報的分析,其為推進産業轉型在研發、品牌、國際化等領域持續大額投入,而相關效益的顯現需要一定週期,也對業績造成相應的負面影響。

  確實長虹是彩電企業中最早開始網際網路轉型的,按照長虹的規劃,未來要通過智慧化終端,與網路化的雲服務平臺和大數據商業模式開發,有效地整闔家電、手機和資訊等各類消費電子業務。不過,長虹在智慧轉型中的先發優勢並未能夠及時轉化成為業績的推動力,還與其體制受限有關。雖然長虹很早就啟動過國有股減持、民營化等産權改革計劃,但最終因阻力過大未能有實質進展,長虹近年也在講要通過改革解決治理結構、內部管控、人才引進、激勵機制、引進投資者等問題,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長虹的這些變化發生得還是太慢了。中金政權的研報就指其“發展趨勢國企改革和長虹集團軍工資産注入進度低於預期”。

  康佳其中一個嚴重問題則是中小股東和大股東爭奪康佳的控制權對企業運營造成了很大傷害。尤其今年以來康佳管理層頻繁波動,5月28日的康佳股東大會上,中小股東成功逆襲,首次打破了由大股東主導康佳董事會的局面,但20天后,中小股東推選出來的董事局主席就閃電卸任,此前出走康佳的老將劉丹重回執掌康佳,但不到三個月又被暫停總裁職務,以劉鳳喜為核心的原管理團隊又重掌康佳,而且中小股東對康佳董事會的控制宣告失敗。此前有消息指,這期間康佳發佈了數百條人士調整任命,人員流動頻繁,對康佳的生産經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事實上,長虹和康佳已經被其他國內彩電同行甩到了身後,這點從出貨量數據上可見一斑。據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創維、海信、TCL的彩電出貨量都在300萬台以上,分別為420萬、390萬和303萬台,長虹和康佳都只有二字頭,分別為280萬台和230萬台,差距可謂明顯。

  從目前情況下,下半年彩電行業面臨的市場局面依舊不樂觀,巨虧的長虹和康佳能否應對困局、實現突圍,還需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南方日報記者 錢瑋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