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技術革命或將重構彩電業

  • 發佈時間:2015-07-09 10:29:4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彩電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彩電産量4753萬台,同比僅增長0.6%。據了解,目前彩電行業面臨著産銷雙跌、均價下滑的困局。

  2014年全年彩電零售量是4461萬台,同比下降6.6%,零售額1462億元,同比下降14.5%;銷售額的下降快於銷售量的下降,説明市場平均價格呈下降趨勢。

  有分析認為,未來3年彩電行業會進入盤整期,總銷量將會維持在4400萬台到4500萬台,競爭的焦點會轉向內部結構的調整,數字、智慧技術革命將引發行業變革。

  市場總規模30年高增長不在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彩電市場出現30年來首次負增長,零售量同比下降6.6%,零售額下降14.5%;2015年,形勢略為好轉,1-5月我國彩電市場零售量1895萬台,同比增長5.7%。但預計2016年中國電視銷量同比下降0.1%,情況不容樂觀。

  近日創維在業績交流會上也表示,2014/2015財年電視機銷售額增長不大,尤其是國內市場面臨很大的壓力。事實上,這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現狀。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認為,目前國內彩電行業存在著産能過剩和産品過剩的問題,彩電廠商應該著力於深挖用戶需求,打造超出用戶心理預期的精品。

  奧維雲網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分析,我國彩電的産品過剩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機型效率降低,低效機型的數量儘管在逐年減少,但佔比仍高達60%以上,形成了資源浪費;二是産品平均價格下降,國內市場彩電均價從2011年的3730元降低到2014年的3277元;三是行業凈利潤下降,國內彩電行業平均凈利潤從2011年的3.0%降低到2014年的1.5%。

  行業競爭激烈引“老將”回歸潮

  近日“康佳兩周兩換主席”人事震蕩、多家彩電企業召回“老帥”引媒體關注。有分析認為,表面上是人事變動,其背後卻是彩電行業激烈競爭與謀變。

  事實上,2014年多家彩電企業在國內市場利潤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創維、海信兩家老牌企業2014年營業額雖有所增長但利潤開始下滑;2014年長虹凈利潤同比下滑近九成;康佳電視等主營業務上連續4年虧損。據了解,樂視,其電視硬體也虧了5億。

  彩電業慘澹引多家企業“老將”回歸。近日康佳經高層人事震蕩之後,確定劉丹為集團公司總裁,據了解,劉丹在2007年7月離開康佳之後,劉丹曾任冠捷科技品牌事業部TV總經理、京東方視訊董事總經理、惠科副總裁及電視業務負責人,如今轉了一個圈又重回康佳。

  今年初,長虹起用老將郭德軒出任多媒體産業集團董事長,全面負責多媒體産業集團各項工作。2010年離職的韓青也在去年重返TCL多媒體任戰略中心總經理。

  目前整個彩電業的大環境在大變局,一是銷售渠道的變局,線上銷售逐步增長;二是産品結構的變局,比如以用戶為導向的智慧彩電銷售佔比不斷增長等;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下,各彩電企業無疑需謀變,各企業召回“老將”可見其重整雄風之心,但面對著這樣的大變局,僅僅是換帥卻難以解決根本問題,行業整體的技術變革、産品變革與銷售渠道的變革,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如果沿襲舊思路就可能難有出路。

  智慧化技術將助推傳統彩電業變革

  有關行業數據顯示:在1-5月份所有新上市的機型中,高端産品佔比提高,其中智慧電視佔73%。

  據了解,隨著彩電産品的逐漸升級以及消費水準的提高,産品呈現出高端化的趨勢,高解析度、高色域、大尺寸、智慧、曲面及超薄電視的銷量增長明顯。

  董敏認為,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下,彩電企業需要從以往的競爭者為導向打造“好銷”産品,轉向用戶為導向打造“好用”産品,方能實現持續發展。

  事實上,隨著小米、樂視進入彩電市場,它們也將網際網路+彩電的思維帶到了彩電行業。傳統彩電生産企業也紛紛試水網際網路,借力網際網路了解用戶並不斷提升硬體品質以及服務,甚至與網際網路企業聯手提供內容服務。

  業內人士分析,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下,智慧技術革命將極大助推傳統彩電業的變革,彩電行業將不得不面臨行業産品結構調整的變局,企業也不得不轉變思維,以用戶為中心,搶佔智慧家居的戰略性地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