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老了,不要嫌棄我可好?
- 發佈時間:2015-10-22 04:31:5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週視點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繫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莫希戈這首在網上被轉載了無數次的小詩,讓人感動,更讓人唏噓。
如果把詩中的“我”換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其中的意味可能會更加令人肝腸寸斷。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記憶逐漸走遠的時空裏,曾經的崢嶸歲月和歡樂年華,都成了遺忘的時光。疾病的入侵,讓他們記憶喪失,認知能力退化,變得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甚至完全不能自理。阿爾茨海默症——就像有人拿著一塊橡皮擦,把老人過往歲月中的記憶一點點抹去。
除了記憶力喪失外,老人們還可能經常打架摔物、撒嬌胡鬧、四處遊蕩和兒女鬧脾氣。其實子女們最怕的不是老人過世的那一刻,而是有一天父母轉過頭來問他們“你是誰”?那意味著他們之間幾十年的聯繫都清零了。
“形象一點比喻,阿爾茨海默病對大腦的影響就像是嬰兒大腦發育的逆向過程。患者除了近期記憶喪失外,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力都會越來越差,到最後連簡單的事也不會明白了。比如當老人找不到家時,他不知道如何向人求助。”在第二屆“未名關愛,我們在行動!”公益活動上,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記憶障礙診療與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華麗解釋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功能慢慢退化,和嬰兒差不多,但人們的感受卻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看孩子時是可以看到希望的,而照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則感覺希望越來越渺茫,因為花再多錢他也只會越來越差,因此患者家屬的心理感受會不一樣。也正因為如此,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庭需要很大的社會支援。
照顧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不僅需要大量人力,還會不斷消耗情感、體力和財力。“如果你面對的是其他什麼病症,大多數情況下會有一個治療方案,並有積極的治療結果值得去期待。然而,阿爾茨海默症卻沒有,它的終點都是一樣的。”這讓很多患者家屬尤為痛苦。
的確,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藥物需要長期服用,每月的費用在數百到上千元不等。雖然基礎藥物都在醫保範圍內,但對經常是疾病纏身的老人來説,仍然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更大難題還在於對病人的護理。延緩病情發展,不僅要靠藥物治療,還需要專業性的大腦訓練,如認知、算術等訓練,中度以上患者需要24小時全天候的照料。又如,當前專業性護理機構與護理人才匱乏,對老年性癡呆患者的照護收費較高,超出普通家庭承受範圍等。
我們國家目前正處在一個老齡化時代,各種疑難雜症和心理問題正威脅著老人們的健康,改變著他們的晚年生活。眾多老人的晚年生活要麼是兩老相扶要麼是孤獨一人,沒有親人的陪伴,缺乏家庭的溫暖和關懷,這樣冷漠的環境,容易把老人過早地推向精神疾病的深淵。每個家庭中都可能出現身患疾病的老人:他或許健忘或許突然腦溢血,也可能喜怒無常甚至偏癱在床。
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因此對老人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多陪他們説説話,進行戶外活動和思想溝通,讓他們保持愉快的心情。對於政府來説,應該完善老年人服務網路體系,對老人從生活上進行幫助的同時,還要開展精神關懷和心理慰藉。當然,關於“老年癡呆症”改名的討論,能夠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從現在起,關愛和尊重老人,尊重老年癡呆症,也就是尊重未來的我們自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