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準識別:貧困人口一個都不落下

  • 發佈時間:2015-10-18 05:38: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看房,二看牛和羊,三看勞力強不強,四看兒女上學堂。”走在黃土漫漫、溝壑縱橫的寧夏西海固地區鄉間,耳邊不時響起孩子們嬉戲時隨口唱的童謠。

  童謠講的是當地扶貧部門總結出的簡便實用的貧困戶識別辦法。西海固位於寧夏南部,是黃土丘陵區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陽、同心等6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長期以來,我國扶貧開發存在著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要確保扶貧措施立竿見影,就必須完善頂層設計,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位精準、因村派人精準。只有這樣,脫貧成效才能精準。”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説。

  作為精準扶貧的關鍵步驟,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為貧困群眾建檔立卡的工作,在全國各地迅速開展起來。寧夏將貧困人口識別細分為十步法:戶申請、組提名、入戶查、村初評、鄉復核、縣審批、三公示、一公告、系統管、動態調。

  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開工泉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72歲的老漢王文一年前還住著土坯房。去年政府部門組織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王文填表申請。他家境困難,房子墻裂頂漏,是全村最破舊的,經開工泉村初評、張易鎮復核、原州區審批,再經過三公示、一公告,被確定為貧困戶。今年政府按全自治區統一標準,幫他建起54平方米的新房。新房鋪了地板磚,安裝了防盜門、塑鋼窗、太陽能熱水器。新房總造價5.96萬元,王文自己只出了1.4萬元。“前些天村幹部給我送來150隻扶貧雞,又連夜送來了新的雞籠,黨和政府真好!”老人激動地説。

  原州區扶貧辦副主任馬紅元説,識別出的貧困戶建檔立卡後,錄入貧困戶資訊管理系統,按“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原則,實行“脫貧銷號、返貧掛號”。

  “目前我國的貧困人口是按照2010年確定的年每人平均收入2300元的標準來判別,低於這個標準就是貧困家庭。但很多地區的農民不記賬,收入難算準確,也就很難做到精準。為此,我們以2300元作為主要標準,並參考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等方面情況。同時設計了村民申請、村裏評議公示、鄉里審核再公示、縣裏審核最後公告的程式,哪家最窮,村裏最清楚,這種辦法簡單有效。”劉永富説。貧困村的識別方面,則是按照“一高一低一沒有一公示一公告”的標準和程式進行。所謂“高”,是貧困發生率高於本省一倍;“低”是指這個村人平均收入低於本省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60%;“沒有”是指沒有村集體經濟。

  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工作繁瑣、艱苦,可喜的是,經過全國上下數以十萬計的扶貧工作者的努力,目前這項工作已順利完成。國務院扶貧辦數據顯示,全國識別出的貧困人口總計有8962.5萬人,現已全部建檔立卡,為瞄準幫扶對象精準發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