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千企扶千村”活動成效顯著
- 發佈時間:2015-10-12 13:30:5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014年10月啟動“千家民營企業扶助千個貧困村”活動以來,廣西全區到目前已發動了3300多家非公有制企業與3300多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新增帶動農民當地就業6萬多人,新增産業扶貧項目1300多個,新增農業合作社30多個,共募集扶貧資金38.4億元,其中愛心善款2.2億元,項目扶貧資金36.2億元
日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跟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宣傳部深入全區各地基層走訪時了解到,自2014年10月啟動“千家民營企業扶助千個貧困村”(簡稱“千企扶千村”)活動以來,廣西全區到目前已發動了3300多家非公有制企業與3300多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新增帶動農民當地就業6萬多人,新增産業扶貧項目1300多個,新增農業合作社30多個,共募集扶貧資金38.4億元,其中愛心善款2.2億元,項目扶貧資金36.2億元。
據介紹,“千企扶千村”活動計劃用6年時間,組織全區5000家以上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通過引進項目、投資辦廠、捐資助學、發展産業、安置就業、改造風貌等多種途徑,結對幫扶5000個以上貧困村提高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脫貧致富。
形式多樣著力“造血”
為切實增強貧困村的自我發展能力和發展後勁,實現企業增益、農戶增收的雙贏目的,廣西在“千企扶千村”的工作實踐中,十分注重強化貧困村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意識,注重結合各村實際理清發展思路,參與結對幫扶的民營企業在深入貧困村實地調研和走訪群眾的基礎上,普遍採取根據市場需求扶持貧困村特色産業的以産業扶貧“造血”為主導,促進村企共同發展,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多方因素靈活相加合作成為主流運營模式。除了切實幫助貧困村開展道路硬化、人飲工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增産增收夯實發展基礎,民營企業往往還結合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通過聘請專家對村民進行種植、畜牧、産品深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訓和開展“科技進村”、“書籍進村”、“人才進村”活動等形式進行智力扶貧。
據了解,産業扶貧主要有如下幾種操作方式:
一是鼓勵村民以土地流轉入股的模式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使村民獲得土地流轉金、勞動報酬和入股分紅等多重收益,幫助村民持續增收,如廣西金穗農業公司整合流轉農村土地,吸納當地農民為産業工人,大規模種植香蕉、蔬菜,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條,帶動農民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小康夢”;廣西新振錳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200多萬元,與崇左市大新縣桃城鎮寶賢村價屯開展村企共建,興辦了良種豬養殖場、生態種植場及編織包裝廠,被吸收進廠務工的當地村民,月收入達1200元左右,該公司還實行墊支生産,幫助村裏開展土地整合,統一耕種,統一管理,村民每畝土地可獲分紅2.2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可達21549元。
二是民營企業採取“墊資發展,企業兜底”的模式,和農戶共同發展村屯産業,由企業向農戶提供種苗、飼料、疫苗和專業技術指導,待産業成品回購後再扣除前期費用,幫助群眾脫貧,如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以來在廣西啟動“龍寶豬産業化扶貧項目”,通過提供豬苗、飼料、藥物、技術及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為養殖戶免除市場風險,該項目覆蓋21個貧困縣的2667個貧困村共58674戶貧困戶,使參與項目的貧困戶戶均增收4533元,25萬貧困村民由此實現養豬脫貧致富。
三是致力於打造“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特色産業,如廣西鳳翔集團的“丁當雞”,廣西富豐集團的“富豐雞”“春江鴨”,廣西春茂集團的“桂皇雞”等,就是採取此種模式發展而來。
“‘千企扶千村’活動不僅是企業為村屯解決困難,也是村屯助推企業發展。”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少民營企業家紛紛表示,通過深入基層開展服務活動,在與貧困村基層幹部群眾的交流合作中獲得了新的資訊和啟示,有利於自身企業拓寬發展思路、調整發展方向和轉化研究成果。
因地制宜各出“奇招”
精準扶貧的關鍵之一是切合貧困村當地的實際情況,圍繞自治區“突出重點,創新幫扶”的工作要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了廣西各市在“千企扶千村”活動中開展工作的一大特點。
百色市大力引導幫扶企業利用技術和管理優勢,在網際網路上建立農産品網路銷售平臺,幫助農戶銷售農産品,僅其下轄田東縣的10個鄉鎮商會就成立了5家電子商務公司,2015年果蔬開市以來網上銷售額累計超過320多萬元。
欽州市整合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社會資金共計9330多萬元,打破“行政村”概念,“跨村”整合資源,連片3個國定貧困村打造了欽州市“扶貧産業示範園”,目前該基地已帶動和輻射1243戶貧困戶種植良種甘蔗2000畝、中草藥300畝、蔬菜1350畝,肉牛養殖100戶。
憑祥市利用地處中越邊境的優勢,通過搭建邊貿平臺、組建專業合作社運營、組織邊民從事邊貿相關活動等舉措,帶動附近7個村的貧困戶邊民實現“入社即脫貧”的目標,其中友誼鎮平而村110多輛由村民自行購買的貨車參與邊貿運輸,每輛車每天可收入150—200元,參與邊貿裝卸隊的當地村民每人每天可得到150元左右的勞動報酬。
柳州市以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為著眼,大力推動村企之間資源共用、優勢互補、雙向促進,到目前為止,已根據非公有制企業用工需求,委託該市各類職業技術院校對10300名農民工進行了培訓,313個貧困村已有228個村與237個異地商會、行業商會及民營企業結對幫扶。
南寧市上林縣以旅遊項目為依託,帶動所幫扶的長聯村古民莊及周邊群眾參與建設,群眾通過務工收入和門票分成等方式,實現了不出村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項目封園運作後,古民莊群眾僅憑門票、土地流轉、勞務等就可達到每人平均年純收入近萬元。
河池市將為企業服務與幫扶引導工作相結合,先後協調金融機構向民營企業提供貸款21.3億元,感化落實與村屯結對共建的民企499家,目前幫扶企業共籌集資金物資折款1.2945億元,計劃幫扶項目356個,總投資達23.7億元,涉及311個村。
目前,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市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千企扶千村”效果喜人,活動的開展極大促進了民營企業與貧困村的有效對接,廣大民營企業的智力、財力優勢得以和貧困村的土地、人力及資源優勢良性結合,取得了“農民群眾的收入進一步增加,民營企業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清晰,産業扶貧的思路進一步明確”的良好成效。下一步,廣西將集中力量打造100家規模較大、帶動面廣、競爭力強的“扶貧示範企業”,通過典型帶動和影響輻射,逐步實現活動對全區2014年建檔立卡精準識別的5000個貧困村的全覆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