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面對諾貝爾獎日本在思考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0-12 08:00: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謝宗睿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與近年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時代不同,目前日本大學的科研環境相當嚴峻。

  ●進入21世紀後,日本科學論文數量的增長勢頭陷於停滯,目前已下滑至世界第五的位置。

  ●讓日本充滿危機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近年來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趕超態勢。

  隨著2015年度諾貝爾獎的所有自然科學類獎項花落各家,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榮譽榜上再添兩名新成員,分別是與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共同分享諾貝爾醫學生物學獎的大村智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梶田隆章。

  至此,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共有15人榮獲諾貝爾獎。在21世紀迄今為止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得主的國別排行榜上,日本僅次於美國,穩居世界第二。

  如果按照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的“今後50年內誕生30名左右諾貝爾獎得主”的目標來計算,日本僅用了15年時間就達成半數目標,其諾貝爾獎得主增加勢頭之迅猛可謂驚人。日本科研工作者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過人勤奮和超強實力再次為全世界所矚目。

  然而,即便是面對如此纍纍碩果,日本政府和媒體並未沾沾自喜,日本的科研工作者更沒有絲毫懈怠,反倒共同在日本全社會掀起了一股反思和警醒的思潮。

  在梶田隆章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消息公佈後的第二天,日本共同社便刊發評論文章指出,與以往日本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得主幾乎被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全國性頂級名校所壟斷的情況有所不同,今年獲諾貝爾獎的梶田隆章和大村智以及2014年獲諾貝爾獎的中村修二均畢業于日本的地方國立大學。對此,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認為,這是由於地方大學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不同,出成果的壓力沒有那麼大,所以反而擁有能夠專注于自由研究的良好氛圍。

  該文章同時指出,與上述三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時代不同,目前日本大學的科研環境相當嚴峻。國立大學的運營費補助金在大學法人化後的10年間被削減約1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無法獲得終身職位、有合同期限的年輕研究人員越來越多。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研究人員數量在增長,日本的研究人員數量則因缺少新人加入而原地踏步。特別是地方大學的入學人數持續減少,面臨眾多課題。

  日本《産經新聞》于10月9日在頭版刊發長篇報道並配發大幅圖表,冷靜地指出日本迄今在自然科學領域所獲得的諾貝爾獎大多都是數十年前的研究成果。因此,日本當前所迎來的獲獎高峰很難説是日本科學技術實力現狀的真實反映。由於受到“成果主義”的影響,日本未來的諾貝爾獎獲獎趨勢可能由盛轉衰。

  該報道具體指出,日本的科學論文數量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呈持續增長態勢,並始終緊隨美國之後排名世界第二。但進入21世紀後,日本科學論文數量的增長勢頭陷於停滯,目前已下滑至世界第五的位置。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經濟發展的長期停滯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導致國家的研究開發預算沒有得到增加。同時,不安定的經濟環境也使得選擇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持續減少。另一方面,對日本的很多諾貝爾獎得主而言,戰後留學歐美國家吸收最尖端科學知識的經歷往往都成為其後來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礎。但在當今日本的年輕研究者中,對留學不感興趣、畏首畏尾的傾向卻十分明顯。

  此外,通過《産經新聞》的報道不難發現,讓日本充滿危機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近年來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趕超態勢。該報道所附圖表清晰地顯示出,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科學論文數量尚不及日本的一半。然而到2006年,中國便反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至今仍保持著幾乎直線上升的增長態勢。日本相關專家指出,中國留學生大批涌向美國,學習最尖端的科學知識並大量撰寫科學論文。這與戰後日本的情況如出一轍。因而可以預測,再過十年左右,中國將迎來諾貝爾獎的獲獎高峰,而陷入停滯的日本則形勢嚴峻。

  為此,日本學界大聲疾呼,必須徹底摒棄那種“短期內就要出成果”的短視政策。同時,應確保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後的地位以鼓勵出國留學。只有從經濟層面為科研工作者們創造出能夠專心埋頭于研究工作的安定環境,才能夠確保日本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領先地位。

  (本報東京10月11日電 本報記者 謝宗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