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假如GDP增長破7,也不能放棄經濟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9-24 02:31:4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宏觀大勢

  即使今年全年GDP增長最終低於7%,也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出現了大問題。面對目前的困難局面,最為重要的還是要保持定力,堅持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從以往的數量型增長轉變為品質型增長。

  昨天(9月23日)公佈的中國9月財新製造業PMI初值為47.0,在上月已經比較低的基礎上又有所下降,而且創下了自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點。雖然到下月初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PMI最終數值按慣例會有所提高,但從今年下半年以來PMI的走勢來看,無論是代表民間的財新版還是代表官方的統計局版,都表現為下行曲線。而PMI的不斷下行,離50這個“榮枯線”越來越遠,也表明中國經濟目前仍未走出困難局面。

  PMI作為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相比GDP等指標,更直觀地反映出一個經濟體實體經濟的實際需求,因此受到了各國普遍的重視。PMI與企業開工狀況表現為正相關,它的下降預示著企業開工在減少,而企業開工的減少又受制于市場需求的不足,市場訂單在減少,企業只能將生産放緩。如果這種狀況難以有效扭轉,將直接影響到今年經濟增長計劃能否完成,在財新公佈9月PMI初值後,已經有機構認為,今年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即GDP)跌破7%已成定局。

  GDP增長7%左右,這是中央政府確定的今年的目標,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這個目標算是保住了。但是進入下半年以後,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出現了變化,內外需求都出現了萎縮,特別是出口出現了幅度較大的下降,表明全球的市場萎縮狀況並沒有改觀,生産在加速收縮。由於今年內最後一季已經很難改變這種狀況,因此下半年也不大可能複製上半年的狀況。儘管中央政府確定的目標是增長7%左右,即使出現稍低於這個數值的紀錄,也不能就此認為政府的目標未能完成。

  政府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否必須完成?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為了確保完成GDP增長目標,政府習慣用的便是增加投資和增加貨幣供應,但是,這種手段雖然保證了完成目標,卻積累了大量問題,給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中國目前存在的嚴重的産能過剩,投資效益低下,就是盲目擴大投資所造成的惡果,而伴隨著GDP的高增長,又出現了嚴重的通脹。這种經濟增長模式的弊端現在已經清楚地暴露了出來。因此,為了保證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必須改變增長方式,而當經濟轉型艱難推進的時候,原來存在於經濟結構中的泡沫就需要逐步擠去,那麼,以往那種GDP高增長就只能成為歷史。

  實際上,在中國經濟實現多年高增長後,我國的GDP已成為一個龐大數字,在此基礎上要繼續保持高增長,必須付出相比以往在低基礎上艱苦得多的努力,而繼續用增投資、寬貨幣的手段來維持高增長,不僅是不現實的,而且是有害的。因此,即使今年全年的GDP增長最終低於7%,也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出現了大問題,更不能放棄經濟轉型的目標。面對目前的困難局面,最為重要的還是要保持定力,堅持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從以往的數量型增長轉變為品質型增長。

  □周俊生(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