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在何處

  • 發佈時間:2015-09-18 05:31:3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于佳欣

  17日,新華社受權播發《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當前,我國改革開放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要統籌開放型經濟頂層設計,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意見關於如何在外商投資、走出去戰略、外貿和國際經濟合作等領域建立新體制具有四大看點。

  外商投資:創新管理體制

  當前全球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創新引領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而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和換擋期,中國製造的傳統低成本優勢正在被削弱。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提高引進外資品質,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變得尤為迫切。

  在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上,意見提出四個方面的內容: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推進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完善外商投資監管體系;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根據意見,在做好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分層次、有重點放開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近日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動員部署大會上説,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服務業的跨境貿易和投資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服務業相關的國際經貿談判明顯提速。商務部正在積極研究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以自貿區談判和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為契機,推動服務領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以高水準的對外開放促進服務業的大發展。

  走出去戰略:建立新體制

  根據意見,我國要確立並實施新時期走出去國家戰略。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及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完善境外投資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對走出去的統籌謀劃和指導,提供政策支援和投資促進。

  17日公佈的《2014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1231.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2%,雙向投資首次接近平衡。

  在對外投資合作方式創新上,意見明確,允許企業和個人發揮自身優勢到境外開展投資合作,允許自擔風險到各國各地區承攬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允許創新方式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並購投資、證券投資、聯合投資等。

  意見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採取多種方式開展境外基礎設施投資和能源資源合作。促進高鐵、核電、航空、機械、電力、電信、冶金、建材、輕工、紡織等優勢行業走出去,提升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國際化水準,推動電子商務走出去。外貿:構建可持續發展新機制

  在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方面,意見指出,強化大通關協作機制,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快一體化通關改革,整合和規範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

  而日前我國接受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議定書,不僅有助於我國口岸綜合治理體系現代化,還將普遍提高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便利化水準,促進我國産品出口並營造便捷的通關環境。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還提出建立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要求擴大服務貿易規模,依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推動服務業轉型,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服務業標準化體系,促進服務外包升級等。

  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連續兩個季度增速保持在10%以上。商務部數據顯示,前7月,中國累計實現服務進出口總額(不含政府服務)3703.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1%,其中,國內重點戰略佈局區域服務貿易增勢良好。

  國際經濟合作:拓展新空間

  意見提出,要堅持世界貿易體制規則。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在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中的主渠道地位,堅持均衡、普惠、共贏原則,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

  此外,要建立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堅持分類施策、精耕細作,逐步構築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推進環境保護、投資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等新議題談判,積極推進國際創新合作。

  目前,從中國與冰島、瑞士自貿區啟動實施,到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我國已簽署自貿協定達到14個,中外自貿區的延伸推動了雙邊經貿關係的飛躍。

  意見明確提出,全面參與國際經濟體系變革和規則制定,在全球性議題上,主動提出新主張、新倡議和新行動方案,增強我國在國際經貿規則和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據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