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留守兒童問題頻發難越“三重門”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多地留守兒童問題頻發。《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貴州、湖北、廣西、河南、山東、重慶等多省區走訪調研,接觸大量農村留守兒童,發現留守兒童普遍面臨生活上缺乏照顧、精神上缺少關心、行為上缺乏管制等“三缺”困境。對於數量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身邊的保護”缺失是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由此造成了安全失守,並導致一些孩子出現情緒異常等心理問題。

  生活缺乏照顧 發育遲緩普遍厭學

  記者調研了解到,很多留守子女由爺爺奶奶照料,由於老人在體力、經濟等方面力不從心,一些孩子生活上得不到良好照顧,導致營養狀況不良生長髮育遲緩。另外,上學遲到、逃學等比例均高於非留守兒童。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田坎村的瑞瑞是一名留守兒童,12歲的他和70歲的奶奶住在一間土坯房中。記者日前在他家裏看到,房間裏不但堆滿了廢品,還到處都是雞的糞便,充斥著一股濃烈的腐臭氣味。但即便這樣的房子也還是別人的。瑞瑞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去年村裏一位好心人擔心他們的安全將房子借給他們住。瑞瑞的爸爸三年前外出打工,但卻有一年多沒和家裏聯繫,媽媽兩年前改嫁到四川。記者看到,祖孫二人的午飯是由瑞瑞做的,主食為苞谷飯、菜是素瓜豆。他告訴記者,上學期間6點多就要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做飯,晚飯也是自己做。

  部分留守兒童營養狀況不良生長髮育遲緩。身形單薄、衣服破舊,這是不少留守兒童留給記者的印象。儘管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隆福鄉留守兒童冉義福已經9歲,但身高卻比同齡人明顯矮一截,寄住在校的他仍然存在與年齡不相稱的尿床問題,生活上仍需要老師的格外照料。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農村小學生中,身高和體重均明顯低於同年齡段兒童正常值,生長遲緩率近12%,身高低於同齡城市孩子6至15釐米;低體重率達到9%,體重低於同齡城市孩子約7至15公斤。這些營養不良的農村少年兒童多為留守兒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4年在6個省12個縣市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四成多留守兒童沒有每天吃早飯,四成多曾以零食代飯,八成多睡眠不足。

  由於教育未得到重視,還有一些孩子有學習障礙。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堤鄉東升村東升小學共有學生148人,其中留守兒童63人。學校曾做過一次摸底,全校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秀的不到20%,65%以上留守兒童學生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要科目才考幾分,厭學、紀律性差較為常見。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旭東説,儘管大部分留守兒童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由於缺少有效監督和應有的學習輔導,他們學習過程中不良行為較多,其中沒完成作業、上學遲到、逃學等比例均高於非留守兒童。

  精神缺少關心

  三大異常心理突出

  由於精神上缺少關心,留守兒童情感上常常處於“饑餓”狀態。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授鄧大才説,7至14歲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第二關鍵期,這個階段孩子最容易“受傷”,此時需要監護人有意識地培養、引導和幫助,而留守兒童群體因缺少關心,他們的情緒常出現異常。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少留守兒童身上表現出明顯的孤獨、內向敏感、逆反等異常心理。14歲的貴州省黔西縣花溪鄉留守兒童小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小年齡的她早已擔負起做飯、洗衣、喂豬、除草等重擔。她告訴記者,平時很少主動跟父母打電話,“主要是不知道講什麼”,沒事的時候她喜歡一個人看電視。當記者詢問她對未來生活的打算,小美説自己沒想那麼遠。

  湖北省蘄春市思源實驗學校共有1800名學生,其中90%為留守兒童。副校長王敏説,這個群體最大的心理特徵是孤獨、孤僻,不願意主動跟人交流。有專家指出,孤獨感弱的兒童遇到問題時,會積極面對並主動尋求解決方法;孤獨感強的兒童更傾向於消極面對,若再加之與父母有效溝通少,易出現自我評價降低、“自我低效能”等。

  記者採訪發現,由於從小缺乏父母的呵護,不少留守兒童性格內向敏感,他們在擇友時會有意識地選擇與自己情況類似的,易結成小圈子、不喜參與大的活動,儘管有著強烈的傾訴慾望,但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又格外敏感。

  貴州省畢節市一位中學教導主任説,班上有兩個留守兒童,從來不和老師説一句話,給他們佈置書面作業,他們都完成的很好,但一到課堂上提問,兩個孩子站起來一句話都不説,常常低著頭紅著臉站在那裏一聲不吭。“我曾私下詢問,他們説害怕回答不了或者回答錯了被其他人笑話。”

  還有一些孩子對管教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合理引導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山東鄒城市香城鎮的小王目前被關在山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作為獨生子的小王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到縣城上初中後,他認識了幾個社會上的朋友,常常跟著他們去KTV唱歌、逛街。後來為了得到享樂的錢財多次參與實施搶劫,15歲時被公安部門抓獲。“當時覺得有兄弟陪在身邊,他們講義氣,比父母好多了。父母只會在外面掙錢,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想法,反而跟朋友在一起感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每天都能接觸不同的新鮮事物。”

  行為缺乏管制

  易受社會和網路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留守兒童脫離約束管教發展成為“問題少年”,逃學、打架時有發生,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調研發現,團夥和網路是影響他們行為的兩大因素。

  一是留守兒童易受不良團夥影響。張旭東説,同學朋友是留守兒童心裏話的首位傾訴對象和遇到困難的第一求助人選,同輩成為留守兒童情感支援和實際幫助的主要來源之一,但需警惕不良群體的影響,有30.5%的留守兒童認為在校園裏或周邊有不良幫派團夥,有25.7%認為有同學加入不良幫派團夥。

  “血染一枝花,霸道紅玫瑰”曾是山東省鄒城市“紅玫瑰社團”的口號,這個團體成員90%以上為未成年人,多為周邊中學生,主要活動有聚會、拜堂、站場、鬧事,甚至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因聚眾鬥毆,鄒城市檢察院就這一社團辦理違法犯罪案件3件8人,其中涉及“玫瑰之主”王某某故意傷害一案。

  二是頻繁接觸網路,其中的色情、暴力等內容對其行為帶來潛在影響。記者調研中了解到,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手機、網吧成為不少留守兒童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卻也在無形中影響著他們的行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三成留守兒童每天看電視超過1個小時,兩成主要在網吧上網,且網路不良行為多,有過瀏覽色情暴力內容等。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梅志罡説,目前不少鄉鎮都開設有網吧、遊戲廳等,由於監管不嚴,這裡成為未成年人主要的消遣去處,他們在玩網路遊戲、網路聊天過程中,很容易被不健康的內容迷惑和誤導,以至於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意外傷害頻發

  留守安全難“安守”

  記者走訪多地消防、公安等部門發現,意外傷害是當前威脅留守兒童人身安全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而溺水事故則是“問題中的問題”。有關數據顯示,2011年湖北中小學生溺亡人數達176人,2012年178人;分別佔當年學校非正常死亡人數的44.4%和46.3%,居各類非正常死亡之首。

  小君是湖北省蘄春縣一名留守兒童,由於父母外出務工,奶奶又要負責照顧兩歲的弟弟,四年級的他日子過得很“自由”。今年6月的一天,放學後的小君和同村的小夥伴到河邊去釣小龍蝦,結果不幸的事發生了,小君失足跌入水中溺水身亡。奶奶哭的呼天搶地,懷裏還抱著兩歲的娃娃。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兒童遭遇過意外傷害,比非留守兒童高7.9%,遭遇割傷、燒傷、燙傷、被貓狗抓傷咬傷、墜落摔傷和車禍、觸電、中毒等各種意外傷害的留守兒童比例都高於非留守兒童,其中前四項分別高5.3、1.6、3.9和3.1個百分點。

  留守安全為何頻頻“失守”?記者走訪發現,對於數量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身邊的保護”缺失是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

  “城市裏四個大人帶一個孩子,而一些農村,四個留守兒童不一定能有一個大人看。”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説,意外傷害的發生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偶然背後不僅是安全防範意識和知識的匱乏,更凸顯了留守兒童身邊的保護力量過於薄弱。

  貴州興義市泥凼鎮副鎮長韋洪洲告訴記者,暑假期間,當地要求各村民小組長必須每天查看各小組留守兒童,村幹部一週走訪各組一次,鄉鎮幹部每月走訪。即使這樣,對於當地幹部而言,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居住太分散了,山路又不好走,以烏舍村為例,全村26個組,即使一天跑5個組,村幹部一個禮拜也跑不完。”韋洪洲説。記者了解到,泥凼鎮共有留守兒童715人。

  此外,一些基層幹部的“不作為”和“假落實”也是留守兒童意外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旭東認為,留守安全首先要強化父母的法定監護責任,同時基層政府要擔負起排查安全隱患的責任,可嘗試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解決基層力量不足的問題,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監護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文中留守兒童均為化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