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家設政策防火牆 加碼監管國資流失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12:4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楊燁  責任編輯:李春暉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落定,圍繞著國資流失的一道政策防火牆也悄然築成。《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隨著央企和地方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將推出一系列措施來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針對地方國資監管工作,國資委法規局正在加快研究起草《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産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意見》,並加緊指導地方國資委進一步強化出資人監督工作。

  “國有企業改革首先要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這一條做不好,其他改革也難以取得預期成效,這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和根本保障。”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張喜武表示,下一步國家將建立國有企業重大決策失誤和失職、瀆職責任追究倒查機制,嚴厲查處侵吞、貪污、輸送、揮霍國有資産和逃廢金融債務的行為,同時還將建立健全企業國有資産的監督問責機制,對企業重大違法違紀問題敷衍不追、隱匿不報、查處不力的,嚴格追究有關人員失職瀆職責任。

  在多位專家看來,如何守住“底線”成為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本輪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而對改革中可能出現的“灰色地帶”加強監管,是實現本輪國企改革目標的“底線”。一位權威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下一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有産權流轉是否程式規範和合理定價、是否市場化評估和透明操作等將成為監管重點,特別要防止出現國資賤賣、暗箱操作等現象。另外,還要防止股權激勵成為少數人化公為私的工具。

  今年以來,以混合所有制為主導的國企改革正在全國範圍內加快推進,但國資流失案件也頻頻敲響警鐘。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以前的審計情況來看,國資流失的高發期,恰恰是在國有資産重組、上市等期間,特別是企業進行並購、採購等重大項目和決策時,其背後容易暗藏腐敗。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必然會大量涉及國有資産重組、退出和調整等,而産權流動機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監管存在漏洞等問題,讓正在推進的國企改革出現越來越多的“灰色地帶”。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認為,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會涉及很多産權流轉,由於缺乏有效的對國有資産整體性的評估和透明公開化的流程規範,國有資産容易被低估,造成隱性的國有資産流失。另一方面,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或者運營公司的組建是以投資融資和項目建設為主,如何保證資本可以獲得股權公平合理的佔比,並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本收益減少甚至虧損,也需要關注。

  剛剛出臺的“國企改革指導意見”無疑給正在進行過的國企改革設置了一道“防火牆”:首先強化企業內部監督,突出對關鍵崗位、重點人員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産聚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其次,要強化出資人監督,加強對關鍵業務、改革重點領域、國有資本運營重要環節以及境外國有資産的監督,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監督,加強當期和事中監督。另外,要強化專項監督,健全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加強紀檢監察監督和巡視工作,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力度。此外,強化社會監督,實施資訊公開,完善國有資産和國有企業資訊公開制度,設立統一的資訊公開網路平臺,建設陽光國企,有效保障社會公眾對企業國有資産運營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