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競爭性國企如何走出市場一片天

  • 發佈時間:2015-09-14 07:3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林  責任編輯:王斌

  

  恒天集團的全自動智慧化棉紡車間,過去10萬錠的一個大廠,現在就是一個車間。目前的標準車間是12.5萬錠,原來員工一萬人,現在只需幾十個工人,完全顛覆了以往人們對棉紡車間工人眾多、汗流浹背的印象。

  日前,中國青年報記者見到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天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傑時,他正組織集團管理層開會學習提前拿到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

  “這是我看到的國企改革中寫得最好的一個文件,對社會關注的國企改革各種問題都做了系統論述。”張傑如此評價這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指導意見》。

  ------------------------------------------------------------------

  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令張傑不由得感慨的是,恒天集團過去5年來,正是遵循一條市場化改革的探索路徑,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洗禮,令一家瀕於“關門”的央企煥發新生。

  恒天集團是一家老牌國企,成立於1998年9月,由原國家紡織工業部所屬的6家公司組建而成,近年來通過資本運作、市場化管理改革等方式,已經涉足多個産業領域。目前該集團共有紡織機械、商用車、紡織貿易三大主業,包括紡機機械、紡織貿易、新型纖維材料、商用車及工程機械、金融和文化地産等六大業務單元。

  “國有企業按照這個文件的指導來改革,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和發展,因為這裡面提到的改革路徑我們幾乎都實踐過。”作為一家處於充分競爭行業的商業類國企,恒天集團近年來的探索實踐或可視作國企改革的一個樣本來透視。

  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可以不當大股東了

  此次《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國有資本以多種方式入股非國有企業,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

  恒天集團的股權結構是怎樣的?張傑透露説,扣除資不抵債的公司後,恒天集團是央企中第一家在集團母公司層面,社會資本所佔比例超過國有資本的央企。他進一步解釋説,近年來,恒天集團通過引入民資,探索股權多元化,建立母子公司治理體系,集團整體混合所有制比例已經高達87%。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恒天集團堪稱以社會資本帶動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典型樣本。

  “如果沒有社會資本參與發展的話,整個集團也有可能資不抵債,過不下去了。”2008年,張傑剛來到恒天集團任職時,這家以紡織機械和紡織貿易起家的央企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當時銀行快要查封我們的賬戶了,國資委也讓我們‘找婆家’”。

  幾乎從張傑擔任董事長開始,恒天集團就開始了頻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踐。以機械製造板塊為例,恒天集團先後收購了長天九五、立信工業、歐瑞康非織造布設備業務單元等全部或部分股權,其中有民營大佬,也有外資巨頭。

  恒天集團還通過資本運作轉讓下屬子集團股份,一方面吸納非國有資本進入,帶動國有資本增值保值,另一方面給集團帶來更多的資本積累。去年,恒天集團通過出讓中國服裝、恒天天鵝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共回收20多億元現金。

  回顧恒天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歷程,張傑認為企業只有建立明晰的産權制度,才能誕生好的管理制度,國企才能有改革發展的緊迫感。

  “未來國企改革想要達到的那個節點——混合所有制中,國資也能不當大股東,其實我們已經達到了。”混和所有制改革令恒天集團嘗到甜頭,張傑的體會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産實現了增值保值,安全性大大提高,並且使國有資産的佈局更加合理優化。

  “我們深刻體會到,改革是恒天得以重生和重建的良藥。”張傑總結道。

  尊重國企經營自主選擇權

  有人將國企與“效率低下、缺乏競爭”畫等號,而恒天集團的改革實踐表明,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遵循市場規律,國企同樣能走出一片天。對於國企如何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張傑的答案是,首要的是尊重國企的市場主體地位,按照市場原則管理國企。

  對於《指導意見》,張傑印象最深的是:強調依法落實企業自主權。切實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利,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法無授權任何部門和機構不得干預。

  在張傑看來,國有企業要做大做強做優,要參與全球競爭,就應當按照市場化企業來經營管理,尊重其市場主體地位,各種機構和部門不能干預過多。“歸其根本,就是要尊重國企經營方向的自主選擇權”。

  從恒天集團的實踐來看,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相伴而行的,正是産業的多元化發展和經營方向的自我選擇。

  1998年剛成立時,恒天集團的主營業務是紡織機械、紡織服裝生産與貿易,業務結構較為單一。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始後,恒天集團實現了股權的多樣化和資本的積累,進而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産業結構。

  近年來,恒天集團通過參股、控股、設立子公司等方式,相繼涉足了多個産業和細分領域。例如,恒天集團控股或參股了恒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融信託等金融和投資管理企業,以及主營汽車和機械製造的恒天凱馬股份有限公司。

  在企業管理體制上,恒天集團實施了集團總部向戰略管控型總部轉型,把事業部做實,成為運營管控型的子集團,實施母子公司管理體制,規範子公司董事會運作。

  “如果我們還是按照過去的管理方式,還是留在原來那個紡織機械的産業裏面,我們做了十幾年也不會發展到現在這樣。”張傑認為,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更多的可能性往往就體現在産業的選擇上。

  在他看來,國企的市場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其市場選擇權和經營自主權。尤其在網際網路時代,國企如果不能把握好自身的市場主體地位,就不能扮演好自己的市場角色。

  市場化薪酬:職業經理人能比老總拿得多

  如果説市場選擇權和經營自主權決定了國企將會往哪兒走,那麼國企的現代企業制度,尤其是薪酬制度則影響著國企能走多遠、走多快。

  在張傑看來,在接下來的國企改革進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薪酬制度的調整。他認為,國企的人才薪酬制度應該尊重市場規律,要靠市場激勵調動積極性,才有利於提升人才競爭力。

  《指導意見》中提出,對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黨委、政府及其部門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合理確定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對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探索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

  對此,張傑予以“點讚”。他介紹,恒天集團的薪酬制度早就實行了市場化和多元化改革,這在集團下屬的二三級企業中尤其明顯。他舉例説,集團下屬的很多二三級企業實行員工持股、高管持股,而中融信託、恒天財富等下屬企業還採取了合夥人制,職業經理人擁有30%左右的分紅權。

  在恒天,比張傑工資高並不鮮見。全球印染設備企業香港立信工業集團在被恒天集團並購後,其CEO年薪是張傑的10倍。

  張傑認為,對國企“一把手”之下的人才薪酬應該尊重市場規律,尤其是下屬的二三級公司更應如此。在他看來,國企的薪酬制度正是其自主經營的權利之一,是企業的合法權益,應該由企業依法自主決定。

  “企業要想做好,需要優秀的人才,靠的就是薪酬激勵和價值導向,改革的方向需要按照尊重人的基本需求去設計薪酬制度。”張傑建議,市場化的國企薪酬制度要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設計,並與國企業績掛鉤。

  《指導意見》的下發,對恒天集團而言,又一次站在改革新起點上。張傑對未來改革“充滿信心”,他已經把恒天集團未來5年發展路徑和改革成果作為落實國企改革方略的檢驗。

  本報北京9月13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