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一男:破釜沉舟 迎智慧化+電動車新行業

  • 發佈時間:2015-09-10 13:46:47  來源:光明網  作者:伍月明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光明網訊(記者 伍月明)20多年前,當他只有23歲時,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華為,兩天時間升任華為工程師、兩年被提拔為華為公司總工程師、26歲坐上了華為公司的副總裁寶座。他就是李一男

  此後,2000年離職創辦港灣網路,後被華為收購。先後出任百度首席技術官、中國移動旗下12580 CEO;2011年以合夥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創投。如今45歲的他在創業路上再次出發,創辦的小牛電動6月15號剛上線5小時,眾籌3100萬元,引起人們高度關注。近期,李一男接受了《新常態光明論》的採訪,講述他背後的故事。

  破釜沉舟 最後一次創業

  李一男的經歷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另一個典型人物——雷軍。1969年出生的雷軍只比李一男大一歲,兩人的資質稟賦、成長背景尤其事業軌跡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先在大企業取得大成,最後做投資看項目、積累資源,借著科技和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世界的機會,開始成就自我,做點兒有意思的事情。對於他們而言,做投資的目的並不是獲取財務回報,更多是等待時機的一種“蓄勢”。只不過,雷軍當年看到的是智慧手機,而如今,李一男看到的是電動車。

  不少業界人士提出疑問:“李一男會是下一個雷軍嗎?”對此,李一男回應:“我很尊敬雷總和小米。”他解釋,如果説小米掀起了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性能價格比”、“參與感”為關鍵詞的智慧手機領域的“粉絲經濟”浪潮,那小牛則是試圖滿足以18-35歲為主的城市居民,在出行場景下,以“品質價格比”、“輕出行”為關鍵詞,引領智慧出行載具及智慧出行服務領域的“品味經濟”浪潮,甚至延伸到更多的生活場景。

  “因為熱愛我選擇了創業,年輕的時候就想拼一把。”李一男提到,他曾在華為呆了7年,升任華為公司副總裁之後,30歲後離職創業,創建的港灣是華為的挑戰者。但是他的輝煌起步于華為,也被華為中止。如今李一男瞄準電動車全力以赴,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正如他在公開信上表示,“我已經45歲了,這是我最後一次創業。”

  蓄勢待發:産品眾籌了解用戶體驗

  如今,李一男從原來的職業生涯裏跳出,在不同的行業中找到自己最為感興趣的方向,全身心地投入在一個全新的行業裏。正如他提到做牛電科技的初衷,“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做點有趣的事。”

  6月15日上午10點,小牛N1聯合京東眾籌正式上線預售,僅僅4分鐘38秒就實現籌款500萬的目標,截至6月30日上午10點,15天眾籌期到期後,小牛N1眾籌版、都市版、動力版均告售罄,總共籌得超過7200萬的資金。成為國內權益類眾籌中募集最快、金額最大的眾籌項目。硬體的創業門檻高,基於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是數據的流動,線上上就能實現供需之間的閉環,而硬體離開不開物流配送,離不開線下服務。但是傳統渠道耗資不菲,速度慢,風險系數高,因此,李一男的小牛電動車選擇了産品眾籌的方式。

  他解釋,儘管眾籌不像前幾年那麼受追捧,但對我們來説,仍然有很大的實際價值。眾籌平臺越來越成為“前沿”和“跨界”智慧硬體的真實需求試金石。通過在眾籌平臺上的數據分析,可以為下一代産品的開發,提供了及時精準的需求指導和更加精準的用戶畫像。同時,眾籌平臺上也反饋了十分有用的用戶需求,例如我們在做下一代産品設計時會考慮更輕巧的型號,電池擴容,車頭設計行車記錄儀等需求。

  電動車行業:“新能源”+“智慧化”

  小牛的誕生歷經了五年的時間,五年時間對於現在網際網路産品短平快的玩法來説,是否太長?對此,李一男認為,五年的時間其實是從有做這件事的想法開始,到遇見合適的産品、供應鏈、行銷等的團隊以及好的投資人,這是系統級的創新,所以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籌劃。

  他補充,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噱頭,而是真正了解城市大眾的出行需求,以智慧載具,先解決城市居民的出行難、出行痛的問題,然後再通過收集回來的數據,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從出行場景切入,慢慢改變人們的生活。 小牛電動車將傳統工程與網際網路結合,推出全新電動車産品,從城市生態來看,“新能源”+“智慧化“的出行方式是否會成為一種新趨勢?

  李一男舉例自己曾參加在印度班加羅爾舉辦的一個活動,當地朋友為他推薦了“打車”應用,只不過它提供的是Rickshaw,也就是人力三輪車和電動三輪車的叫車服務。而這個經歷讓他開始反思,真的那麼需要四輪車的出行方式嗎?如果説地鐵和公交是動脈式出行,那麼計程車和私家車覆蓋的靜脈式出行,而自行車在2-5公里距離上具有一定優勢,而電動車則在5-20公里距離上有明顯優勢。

  目前,電動車的存量市場是2億,但還存在巨大的增量市場。過去傳統電動車産品在外觀、産品品質、服務等方面的存在缺憾,有至少3-4億人處於想買而沒得買的狀態。此外,電動車的使用週期平均只有2-3年,尤其是鉛酸電池類的,壽命更短。對於高強度使用者來説,電池壽命甚至只有半年,而這些行業的痛點正是小牛希望攻克的。

  ?清零人生 重新來過

  “我是為數不多的從上個世紀的創業倖存者裏,再次投身到新一輪創業潮裏的人。”李一男笑説,我選擇了創業路上再出發,那我願意在一個全新的領域裏面,重新開始從零開始。

  他認為,創業者的人生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流創業者的人生,是看著別人犯錯誤吸取經驗,而自己不犯錯誤;二流創業者的人生,是自己犯錯誤,吸取教訓後不再犯同樣的錯;三流創業者的人生,是自己犯了錯,還沒有領悟,還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多次創業和投資的經驗則告訴他,即便是選擇了對的領域,也會因為進入的時間點不夠好,未能受到資本青睞,而拿到投資的創業者創業的過程依然會非常艱辛,例如他們可能會面對産品迭代、人才流失甚至被資本捨棄問題。

  在創業的過程中,創業者一定要學會放下,透過本質來看現象往往比透過現象來看本質還要重要。在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裏,李一男認為政府對大眾創業的政策上的扶持和鼓勵,也意味著不同領域的創業公司面臨的競爭和壓力也會增加,創業是少數人的事情,只有1%的人能倖存下來。對於創業者本身來説,正如他之前所説,“無論是對多少事情失望,也沒有理由對最好的時代失望,都需要全力以赴,想盡一切辦法把事情做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