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滴滴打車”更名“滴滴出行” 不放棄打車業務

  • 發佈時間:2015-09-10 01:00: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9月9日,適逢滴滴打車上線三週年,“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並啟用全新品牌標識。同時,滴滴為自己確定了更為清晰的戰略目標和定位: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

  對於更名和換標原因,滴滴公司的解釋是,經過三年發展,滴滴已經從單一的計程車軟體,成為涵蓋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巴士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而原有品牌標識具象化的計程車形象已不能很好體現其業務發展。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滴滴此舉在“去計程車化”,但滴滴公司總裁柳青表示,滴滴不會放棄既有的打車業務,仍然會堅持做出行領域。

  柳青説,中國在過去十年裏面,衣、食、住都有比較大的改變,但出行迄今為止仍然是痛點。

  柳青拿出一張調查數據圖,圖上顯示,中國目前每天3億人用兩輪車、三輪車出行,2億多人用公交地鐵出行,2億多的人使用計程車和私家車,但人們對舒適出行仍然有巨大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但這些需求僅僅通過增加車輛並不可行。

  “現在評價一個大都市的競爭力,有一個指標是看從機場到開會的地方再回機場,這段時間有多長。”柳青説,很多人認為滴滴打車面臨很大的政策挑戰,其實解決出行問題也讓滴滴和相關部門有了共同語言。

  至於移動互聯網能如何解決出行難,柳青認為,可以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和運力的潮汐匹配——以往高峰期匹配出來的運力在平峰期會有冗余,但借助網際網路,可以把巴士、計程車、私家車等等在高峰期調配出來,用共用模式解決出行的潮汐問題。而道路能承載的車輛有限,那麼就通過網際網路,讓乘客不僅拼小車,也拼大巴、中巴車,一輛車承載很多人,避免整個城市交通癱瘓。

  另一個優勢是借助大數據。柳青表示,對於出行而言,司機和乘客都是不停地在動,動態匹配需要儘快解決。

  “滴滴打車在高峰期,一分鐘要匹配200萬次的需求。滴滴目前每天連續上傳的定位數據是50億次,這是在任何國家都不會見到的。”柳青説,今天中國用戶的出行需求多樣化,希望能提供一個全系列的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匹配,用共用經濟模式解決中國人出行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