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敘利亞男孩:讓戰爭停止吧!其實我們不想去歐洲

  • 發佈時間:2015-09-09 09:44: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馮雪珺 李博雅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截至目前,官方公佈的涌入匈牙利的非法移民人數今年已超過16萬,其中約15萬人提交避難申請。不少非法入境者並未受到警方監控,他們已經或正嘗試通過非正常途徑前往西歐。難民潮衝擊歐洲多國引發廣泛關注。探究這場危機産生的根源,不難發現這與歐洲在西亞北非地區盲目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密切相關;而面對不斷湧來的難民,歐洲各國相互推諉、協調乏力,歐洲社會正面臨“自食惡果”的局面。

  最近一個週末已有近2萬難民進入德國

  自9月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奧地利總理法伊曼“破例”臨時允許滯留在匈牙利的難民入境以來,僅最近一個週末就已有近2萬人經過奧地利抵達德國慕尼黑。相比而言,2014年德國共接到約20.3萬份避難申請,而2015年1月至7月期間接到的避難申請數已近20萬,根據此前德國官方預計,這一數字到年底將突破歷史紀錄的80萬。法國北部城市加來也成為難民聚集地之一,約3000名非法入境者在加來附近紮營,其中一些人試圖闖入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偷渡到英國。

  7日,路透社援引歐盟知情人士消息稱,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9日將向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提交歐洲難民接收計劃。據悉,容克將把建議歐盟接收難民總數從原定的12萬上調至16萬,其中德國法國將分別承擔4萬多和3萬多難民的接收任務。一旦計劃通過,歐盟各國將根據計劃規定的強制性配額接收難民。

  在容克即將公佈歐盟各國強制性配額之際,歐盟各成員國對此態度迥異。將在難民接收計劃中頂“半邊天”的德國和法國態度積極。法國總統奧朗德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他和默克爾均希望歐盟28個成員國能夠支援這項計劃並履行應盡責任。然而位於東歐的成員國大多表示反對。捷克總統澤曼日前公開表示,將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人群人為混合對社會具有風險。9月4日,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4國領導人在捷克發表聲明,表示4國將拒絕執行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難民接收強制性配額計劃。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歐盟在無法保護其外部邊界的情況下,討論在成員國內分配難民是不成熟的。他呼籲德奧兩國儘快關閉臨時打開的邊境,“否則還將有上百萬難民涌入歐洲尋求庇護”。瑞典首相勒文則倡議歐盟為難民入境提供更多合法途徑,制定一個永久強制性的難民分配機制。

  敘利亞危機以來,美國只接收了1500名難民

  專家估計,今年以來,已有34萬難民涌入歐洲。歐洲難民問題近日持續佔據美國主流媒體頭條,被衝上土耳其海岸的敘利亞男童的照片讓戰爭的苦難再一次驚動世人,引發美國輿論對奧巴馬政府的敘利亞政策和美國在人道主義危機中扮演的有限角色的反思。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戰亂讓超過400萬民眾淪為難民,而美國只接收了1500名,今年10月將接收另外300名,明年可能再接收1000多人。

  面對美國是否計劃安置更多敘利亞難民時,美國白宮發言人喬希·歐內斯特4日給出了否定回答。對此,德國《明鏡》週刊專欄作家賽維林·懷蘭特7日撰文《美國和難民:一個躲起來的超級大國》指出,敘利亞危機爆發多年,美國截至目前卻只接收了1500名難民。“對一個聲稱自己是移民國家的大國而言,真是恥辱!”

  對美國的不作為,德國左翼黨議會黨團領導人近日指出,美國是造成中東緊張局勢的責任人。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都向該地區輸出過武器。“是美國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強大起來。”法國《費加羅報》社論也指出,敘利亞、伊拉克等地的不穩定狀態源自美國為首的西方對當時政權的武裝干預。

  在來自歐洲國家和輿論的重壓下,奧巴馬政府表示正與歐洲盟友保持溝通,並在7日通過白宮國安事務委員會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奧巴馬政府正積極考慮一系列處理全球難民危機包括安置難民在內的方案。

  然而有分析指出,所有從道德出發的呼聲都可能被華盛頓政治現實所淹沒。美國政府一方面害怕安置方案會引發難民潮,另一方面,此輪難民危機爆發前,美國的政客們並沒有來自國內的民意壓力去接收難民。

  持續4年多的戰亂摧毀了敘利亞平民的家園

  誰該為難民危機埋單?在歐洲為接收難民責任互相推諉之時,一名敘利亞男孩的採訪截圖在歐洲社交網路上熱傳。他在鏡頭前對匈牙利警察説:“讓戰爭停止吧!其實我們不想去歐洲。”有專家表示,這次難民潮源自阿富汗、伊拉克及敘利亞等國的局勢動蕩,加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不斷擴張,難民潮洶湧而至。西亞北非地區的持續動蕩造成大量難民無處安身,為躲避戰火,他們只能被迫朝著相對安定的歐洲遷移。美國當初對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干預,用新政權替代“獨裁”政權,推廣“民主”,但現在這被證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作為美國的盟友,歐洲國家也參與其中,美國和歐洲對難民問題負有很大的責任。

  當前,敘利亞成為歐洲難民潮的重要來源地。據歐洲統計局公佈,2014年歐洲共接到了62.6萬份避難申請,其中每6人中就有1名來自敘利亞。持續了4年多的衝突使敘利亞陷入深重的人道主義災難。戰亂摧毀了敘利亞平民的生命和家園,更銷蝕了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心。“如何去歐洲”,現已成為敘利亞人私下裏討論最多的話題。

  敘利亞資深媒體人穆恩尼斯説,一些西方國家從危機爆發之初“煽風點火”,為敘反對派武裝提供經濟、政治支援,導致敘局勢不斷惡化;但當他們現在受到敘利亞危機的外溢影響時,卻相互推諉,這顯示出他們對待敘利亞問題的虛偽和雙重標準。《華盛頓郵報》的一篇社論指出,奧巴馬政府在敘利亞奉行沒有價值觀附加的“實用主義”,但其結果卻和人道主義危機一樣是個災難。(駐德國記者馮雪珺 駐美國記者李博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