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靠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

  • 發佈時間:2015-09-05 06:28: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增速在全國墊底,引發社會各方關注。一時間“東北告急”“東北斷崖式衰退”“‘東北現象’又一個輪迴”等各種説法甚囂塵上。如何看待新東北現象?需要求實的態度,需要理性的思考。

  應該説,東北現在遇到的問題主要是發展中的問題。事實上,自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以來,東北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和階段性成果,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裝備製造等優勢産業競爭力顯著提高,企業經營狀況大為改觀,現代農業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棚戶區改造等取得重要進展。但是,由於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最早進入、最晚退出、實行計劃經濟最徹底的地區,受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影響較深,體制改革相對滯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前經濟“爬坡過坎”。

  要解決這個難題,首先要加快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雖然近幾年來,東北各級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從全能型、管制型向管理型、服務型、法制型轉變,政府職能發生了一定程度變化。但從總體上看,體制改革仍然落後於經濟轉軌的進程,政府職能轉變力度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在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上,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仍待解決。因此,必須通過政府“瘦身”,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儘快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行政管理體制機制。

  其次,要加快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比重大、基礎好,産業支撐能力強,但市場化程度不高、決策效率低下,也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有的國有企業不僅辦工廠,還要興學校,包攬了大量的社會事務,重壓之下很難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由於東北國企一方獨大,民企嚴重弱小。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和東南沿海省份相比,東北民營經濟並不發達,截至去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三省中民營經濟比重最高的遼寧省也只有69.7%,而且在這不高的份額當中,民營企業扮演的大多是“搞配套”和“跑龍套”角色。因此,東北更應主動加快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真正確立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

  此外,還要加快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東北現有的投資管理體制暴露出政府對企業的投資活動干預過多的弊端,影響了企業投資活動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金融是經濟的血脈,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把應該由企業決策的交還給企業,把該由市場決定的事交還給市場,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有利於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形成政府、企業、社會資本多元投入格局,從而共同推動東北新一輪振興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