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PTA 産業鏈企業期貨市場搬“救兵”

  • 發佈時間:2015-08-05 09:17: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韓樂  責任編輯:張明江

  遠東石化破産拉響行業洗牌警報

  A 行業龍頭企業破産敲響警鐘

  7月21日,一則“別了,遠東石化”的訊息在市場中迅速流傳,不少紹興遠東石化有限公司(下稱遠東石化)員工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佈文字感傷道別。

  該訊息顯示,遠東石化發佈公告稱,公司由於經營困難,已停止生産,並向法院申請破産清算。當日,華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發佈了關於參股企業遠東石化申請破産清算的公告。

  遠東石化官網顯示,遠東石化是一家集聚酯、滌綸紡絲、滌綸短纖、加彈、印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作為國內五大PTA生産企業之一,遠東石化擁有PTA生産裝置4套,合計産能320萬噸,公司年聚合能力80萬噸。

  這樣一家在全球市場都佔有一定份額的行業巨頭轟然倒塌,還要從幾年前説起。

  自2012年開始,由於國內PTA産業投資過熱,化纖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短短一年,該行業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産品價格急轉直下,行業效益普遍下滑。

  “縱觀我國PTA行業發展歷程,可以説,遠東石化破産是市場機制下行業生命週期疊加宏觀經濟週期自然演繹的結果。”金友期貨分析師魏琳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009—2011年是我國宏觀政策調控下的經濟繁榮期,也是PTA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其間PTA期現價格瘋漲,現貨價格最高達到11800元/噸,企業生産利潤一度達到3500元/噸以上。

  “在暴利的驅使以及強大的市場需求下,PTA行業開始了一輪快速的産能擴張過程。2009—2014年産能年平均增速高達24.7%,遠高於下游聚酯環節的10.2%。隨著供需格局的轉變,加之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PTA行業逐步進入衰退期,産能過剩、生産虧損成為常態。”魏琳説,遠東石化破産一方面反映了當前PTA行業深陷困境的現狀,另一方面標誌著行業優勝劣汰的洗牌進程加速。從某種角度來講,這也是一種積極的信號,行業龍頭企業的破産為現存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從産業層面看,必須按照市場需求將整體生産規模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任何不計後果的盲目擴張只會使市場環境更為惡化;從企業層面看,發展規模優勢、淘汰效率低能耗高的落後裝置、壓縮生産成本、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成為PTA企業維持生存的當務之急。”魏琳如是説。

  B 限産保價聯盟是否會再度來襲?

  PTA産業鏈的情況在7月8日之後變得更加糟糕。當日,商品期貨全面下挫,PTA期貨遭遇跌停板,整個産業鏈産品價格也大幅下挫,市場擔憂情緒升溫。隨後,PTA工廠生産虧損更加嚴重,截至7月29日,PTA廠家平均每噸虧損327元。同樣的虧損境遇,令市場不禁聯想到了去年行業巨頭掀起的限産保價聯盟。

  實際上,自7月以來,關於“限産保價”的傳言就一直不斷。7月下旬,國內PTA工廠似乎有了再度實施聯合限産的苗頭,對外紛紛宣佈其8—9月份的檢修計劃,包括恒力石化、江陰漢邦石化、BP珠海等約700萬噸産能的停車檢修計劃。這是否意味著聯盟挺價會再度來襲呢?

  “前段時間一直有傳言説逸盛石化有減産20%的計劃,其實逸盛石化只是根據自身生産經營情況調整相關生産計劃,目前沒有與同行聯合減産的計劃。”一位接近逸盛石化的市場人士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PTA工廠再度聯盟挺價的可能性,恒力集團副總經理李海認為,行業運作趨勢不是一兩家企業能決定的,更多是取決於市場。後期廠家仍會堅持高負荷運作,當現金流太差時,工廠會自發地檢修。

  從記者調查到的情況來看,多數PTA大廠借助成本生産優勢仍堅持靠市場的力量進行優勝劣汰,而小廠因生産成本較高,缺乏競爭優勢,在現金流變差的情況下,更傾向於自發停車檢修。因此,像去年那樣大廠主導、小廠跟隨的大規模限産保價行動目前恐難以成行。

  “雖然虧損嚴重,但各大主流廠家已經改變了去年限産保價的策略,即用自己的規模優勢保住市場份額,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中財期貨分析師戚明之稱。

  “相比去年的聯盟挺價,在當前PTA工廠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行業再度限産保價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也會比去年力度小。”東吳期貨分析師王廣前認為,限産未必能保價,但現金流是一定要保的。“在PTA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依靠成本定價的基礎上,PTA現金流的惡化必定會引發PTA工廠的停車檢修。”

  “限産保價目前並不符合大企業的長遠利益,它或許能在短時間內提振市場,但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申銀萬國期貨分析師宮慶彬認為,只有通過市場手段,調節部分産能退出,PTA市場才能夠長久健康發展。”

  C 傳統旺季被聚酯行業寄予“翻身”希望

  與上游PTA廠家的“連連失血”不同,得益於遠東石化裝置的退出以及翔鷺石化爆炸的意外事件,今年上半年,下游聚酯行業的效益一度明顯改善。但最近兩個月來,這樣的“好日子”也走到了盡頭,聚酯行業再次背起了沉重的包袱。

  以聚酯POY為例,1—5月平均每噸盈利達到215元,但從6月起,形勢急轉直下,平均每噸虧損超過500元。間隔短短一個月,聚酯行業便冰火兩重天。

  據華西村化纖總廠採購部經理孟憲利介紹,目前華西村化纖廠以生産滌綸短纖為主,擁有30萬噸滌綸短纖産能。“淡季下游紗廠訂單不多,需求較弱。此外,價格持續低迷的棉花對滌綸短纖有一定的替代性,打壓了滌綸短纖的價格。”孟憲利稱,截至目前,聚酯滌絲價格在2008年低點附近,短纖生産虧損300元/噸,市場中小線關停,大線開工七成左右。

  聚酯産能大廠桐昆集團近期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今年上半年的形勢明顯好于去年,但最近一段時間行情比較糟糕。目前集團長絲的産量由上半年的9500噸/天降至8500噸/天。”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坦言,當前下游的布銷售不暢,這點從與布配套的印染廠的交貨時間可以看出。“生意好的時候,印染廠一週才能交貨,提前拿貨還要加錢,現在一般第二天就可以拿貨了。”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PTA市場這種極端行情源於上半年原油階段性反彈、裝置意外事故等因素,PTA庫存從上游轉移至下游,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下游的備貨需求。一旦消費終端進入淡季,下游企業的開工率會迅速下降,層層傳導至上游,導致庫存高企。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儘管目前市場仍舊處於淡季,聚酯工廠存在一定的庫存壓力,但聚酯企業開工率卻要高於去年同期。企業為什麼不按常理出牌呢?

  “目前我們公司負荷八成,開工率偏高。”華宏化纖銷售總經理胡新民坦言,即便是生産虧損也得開車,不然會面臨銀行抽貸風險。據他介紹,對一家企業來講,5億元現金流一年虧5000萬元可以扛上10年,中間若撐到某個有利潤的年份就可以活下來,“然而一旦停車,銀行以及其他債主催債,工廠會有立刻倒閉的風險,當前維持高開工其實有種碰運氣的心理”。

  除此之外,市場人士更多認為,之所以維持高開工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旺季行情有期待。

  宮慶彬解釋説,今年上半年非旺季時聚酯企業一度出現較好的産銷,其對下半年的旺季肯定會有一定期待。雖然目前企業經營效益不佳,但心態整體偏樂觀。

  這一説法也得到了一些相關企業的證實。“今年下游市場的季節性特徵較往年明顯。”盛虹集團採購部經理陸明華表示,過去幾年,由於産能過剩及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淡旺季的區別不明顯。而隨著産業結構的穩定,PTA低開工率成為常態,加之終端需求回升,供需結構平衡,季節性波動對價格的影響再度顯現,接下來秋季的旺季行情值得期待。

  “聚酯相關産品價格後期或呈振蕩偏強走勢。”在三房巷集團相關負責人卞志偉看來,9月前後終端需求會有季節性回升,訂單會有所增加,屆時聚酯行業將迎來“翻身”機會。

  D 應對洗牌,實體企業搬來期貨“救兵”

  目前來看,PTA産業鏈企業處於長時間的虧損境地,市場競爭激烈。遠東石化破産倒閉後,部分PTA産業鏈企業也在破産邊緣掙扎,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除了限産保價外,當前有實力的企業採取了延長産業鏈的方式來加強自身競爭力。“相比較而言,上下游一體化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PTA産能會逐漸向這些企業聚集,而單一的PTA企業和下游工廠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王廣前稱。

  “當前,一部分企業業務涉及PTA的生産和下游環節,甚至向上游原料環節延伸,下游消費端和上游PX環節的利潤一定程度上可以補償PTA生産環節的虧損,因此綜合成本不高。

  一些企業則是通過採用較新技術和擴充産能來達到降低單位成本的目的。據漢邦石化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其二期PTA産能為220萬噸生産線,建成後其生産成本優勢基本可以達到行業偏上水準。通過向上游延伸,企業的競爭力將會得到增強。

  不過,這些措施短期加劇了全行業的産能過剩程度。

  在榮盛石化相關人員看來,加大出口是企業未來努力的方向,這可以化解部分産能過剩。“今年估計出口PTA在30萬—40萬噸,明年計劃達到100萬噸。”

  實際上,PTA企業除了在産業上“自救”外,還在尋求一些其他途徑。

  在7月中旬江浙地區的PTA産業鏈調研過程中,通過期貨市場規避相關風險實現穩健經營已成為了當前PTA産業鏈“他救”的有利方式。

  據了解,4月初,翔鷺石化裝置爆炸發生後,該企業停産,其通過期貨市場買入PTA交給下游簽訂合同的客戶,以此來維護穩定的合作關係。

  調研中恒力石化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上半年整體經營比較理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合理地利用了期貨工具。由於採購PX船貨賣PTA現貨的生産現金流虧損較多,恒力石化借助今年難得的升水行情,將多餘的PTA貨源賣到期貨市場,一噸可多盈利100—150元。

  而在7月初PTA期貨價格連續下跌的時候,恒力石化考慮到當時的PTA期貨盤面價格對應的PX原料價格遠低於800美元/噸,而從PX的實際供需情況來看,PTA工廠根本找不到800美元/噸這麼便宜的PX,於是他們果斷在期貨市場買入,為企業節省了一定的成本。

  據了解,行業巨頭逸盛石化今年也借助期貨市場的升水行情得到不少好處。“今年以來,PTA期貨的升水格局使得PTA的倉單需求量大增,逸盛石化作為PTA期貨的交割品牌和交割庫之一,在倉單生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貨源市場銷路一度打開,比在現貨市場上銷售更有價格優勢。”王廣前稱。

  對於PTA行業未來的發展,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其會像近兩年的聚酯行業一樣優勝劣汰。“就整個産業鏈來説,將會是一個由上游向下游讓渡的過程。即PX的利潤可能有相當一部分轉移到PTA和聚酯行業。這個産業鏈中的最終勝利者,可能是在橫向上淘汰弱小的對手,在縱向上整合全産業鏈、打通上下游並做大做強的企業。”戚明之説。

  不過,PTA産業鏈的過剩産能淘汰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將是一個長期且痛苦的過程。“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苦盡後甘終會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那些綜合實力強、掌握上下游産業資源多且懂得利用期貨工具的企業最終會迎來産業的春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