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妙手仁心助心臟病患者脫險

  • 發佈時間:2015-08-28 07:00:1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以“科技興醫”為發展戰略,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尤其是在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方面填補了順德地區多項空白。作為順德地區唯一的心臟介入中心,該科在順德率先開展了冠心病的診斷和介入治療,技術精益求精,手術量年遞增幅度近30%,目前一年完成心臟介入治療手術近2000例次。

  由碩士研究生導師胡允兆教授領銜的心血管內科,其專科技術處於省內先進水準,成為“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並成為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H型高血壓的比較效果研究”合作中心,是該項目在全國第一批授牌的39家醫院之一,也是廣東省首家授牌單位。

  撰文:鄭光隆 李建華

  高精技術冠脈內旋切術避免患者“心臟搭橋”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的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心臟病。其手術治療比較常見的有兩種,一種冠狀動脈搭橋術,即所謂的“心臟搭橋”,屬於心臟外科手術,創傷比較大。另一種則是介入治療,具體來講是通過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或手腕上的橈動脈,經過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他醫療器械放入冠狀動脈裏面,達到解除冠狀動脈狹窄的目的。

  “我們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在佛山地區算是比較早的。”據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學術帶頭人胡允兆教授介紹,作為順德地區唯一的心臟介入中心,該院于1997年在順德地區率先設立放射介入診療手術室,獨立進行冠心病的診斷和介入治療。

  因創傷小,效果確切,風險小,且效果可與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相媲美,因此介入治療已經成了治療冠心病常用手術方式。但是有些嚴重冠心病患者並不適合介入治療,只能做“心臟搭橋”,比如左主幹病變,慢性閉塞性病變,糖尿病多支血管病變等冠心病患者。

  不過,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有些原本需要“心臟搭橋”的患者,也可以通過冠脈內旋切術來充分松解狹窄的冠狀動脈,再用支架植入狹窄血管進行治療。“具體的做法是將相關的導管、鋼絲順利通過動脈送到血管發生病變的合適位置,再用一個帶有三個刀片的球囊到達狹窄部位,用氣壓充盈球囊,展開刀片,再通過旋轉刀片,將血管中鈣化的物質或斑塊消磨掉,最後植入支架。”胡允兆説,在血管內切割狹窄的冠狀動脈,屬於高難度手術,對手術醫師的操作要求極為嚴格,其風險與高空走鋼絲沒有區別,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把患者薄如紙膜的血管壁刺破,後果不堪設想。

  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介入治療團隊,目前已成功完成多例冠脈內旋切術,其精湛的技術讓患者避免了創傷性較大的“心臟搭橋”等外科手術。

  介入治療一年完成心血管介入治療近2000例次

  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之所以能夠開展上述高難度的介入治療手術,除了有胡允兆教授帶領的尖端介入治療團隊,還得益於該院擁有在佛山地區乃至全省、全國都比較先進的高端介入治療設備。目前,該院放射介入診療室有兩個介入手術間,配備兩台飛利浦FD-20型大平板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以及世界先進的CARTO3三維標測導航系統。其中DSA是國際先進的介入專用血管造影機,其獨特的高速旋轉血管造影立體成像系統,以及下肢血管自動連續追蹤功能達國內領先水準。

  2013年,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的心臟介入治療達1800多例次,今年預計會接近2000例次,截至2014年共完成心臟介入診治1.6萬多例次。目前該科已開展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支架植入術、心內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消融術、房顫射頻消融術、肥厚型心肌病化學消融術、風心病及先心病經皮瓣膜成形術、外周血管腔內成形術及支架植入術、左右心導管造影術、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以及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心包穿刺留置導管引流術以及單、雙腔心臟起搏器(包括心臟轉復除顫器ICD)安置術等治療項目,還進行了如漂浮導管、中心靜脈壓、有創血壓等有創性的血流動力學監測等。

  近年來,該科還開展了經橈動脈入路的冠脈介入診治、經皮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帶膜支架修復術以及在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支援下左主幹介入治療。這些治療手段效果好,手術成功率高,並發癥少,術後的血管再狹窄率低。其中“先天性房間隔缺損蘑菇傘堵閉術”經查新及省內專家鑒定為國內率先開展的醫療單位之一。

  急診搶救高齡心臟病患者脫離險情

  除了開展高難度的心臟介入治療手術,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在急診搶救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現,尤其是搶救了多例高齡的心臟病患者。

  2014年2月中旬,一位年過九旬的婆婆突發心肌梗死,該院心血管內科介入搶救小組成功為老人冠脈內植入支架,老人原本已閉塞的心臟血管開通,打通了她的“生命線”,使這位高齡患者起死回生。

  2012年10月28日淩晨3時,家住容桂的70多歲李老伯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經過當地鎮街醫院初步救治後,通過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轉入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期間李老伯反覆出現室顫,經20多次電除顫後仍然昏迷不醒,持續心源性休克,心電不穩定,生命垂危。最終經過胡允兆教授等心血管內科的醫師們將近10個小時奮力搶救,李老伯生命體徵趨於平穩。接著胡允兆教授又多次組織科內會診,為李老伯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心肌梗死並發癥的預防和處理等綜合治療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救治,李老伯的病情逐步平穩,並於當年11月15日康復出院。這種電除顫超過20次的心肌梗塞患者,經過急診冠脈介入手術治療後康復出院,可以説是一個醫學奇跡。

  正是在搶救心肌梗死患者方面的出色表現,讓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名聲在外。今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起“心拯救”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一包藥公益捐贈項目後,特意發函邀請該院心血管內科加入到這一捐贈項目,成為該項目的合作醫院。

  據了解,“心拯救”項目旨在通過捐贈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一包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到合作醫院,讓院內的急性心梗患者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及時、免費的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變“患者等藥”為“藥等患者”。

  合理的人才梯隊

  和先進的儀器設備

  ■連結

  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病床數73張,實際開放病床數100張,其中CCU病床21張。現有醫師19名,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6名,主治醫師7名,住院醫師3名,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3名。護士35名,其中主管護師12名,護師9名,護士14名。

  該科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如大型C臂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系統2台(東芝2000A3/C3型DSA、飛利浦Allura Xper FD20)、心臟電擊除顫器、多功能中央心電監護儀、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機、西門子900呼吸機、心臟起博裝置、西門子12導電生理儀、射頻消融儀、CARTO3、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及24小時動態心電圖儀、動態血壓儀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