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吉林民企共用“資本市場”盛宴

  • 發佈時間:2015-08-22 06:34:28  來源:長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吉林省的“四板”市場,吉林股權交易所(簡稱“吉交所”)開市運營兩年來,已有掛牌企業251家,總股本達44.60億元,為22戶掛牌企業融資5.79億元。這份成績單表現咋樣?日前,吉交所總經理孔大勇接受記者採訪時,用兩個“很大”進行了表述,“縱向對比進步很大,橫向對比差距很大。”

  在兩年時間裏,吉交所建立健全了一套規範的業務體系,併發揮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股權交易所相比,吉交所的規模還很小,所以差距很大。

  究其原因,除了吉林省本身市場容量有限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本地企業,尤其是民間資本的“資本市場”意識不強。

  “加熱”區域資本市場

  自2013年6月28日運營以來,吉交所切實服務於省內中小微企業,根據企業需求細化了服務功能。將原有市場結構進行分拆,形成了吉林精選板、吉林初創板、吉林展示板三個相互銜接的立體板塊。打造轉板通道順暢、融資渠道多樣、行業覆蓋廣泛的優質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在增強融資服務功能方面,吉交所相繼推出了中小企業私募債、小額貸款公司私募債、“股通寶”、“股興保”等一系列金融産品。吉交所與省內各大銀行、投資公司開展合作,豐富融資渠道、豐盈融資方式,讓企業“想得到、看得見、夠得著”。既有“高大上”的特色平臺功能,也有 “接地氣”的管家式服務。

  吉交所推出的極富針對性和操作性的規範服務和産品,逐漸吸引了企業和投資者的參與,嘉德股份、大明肉業、五星商務、國地探測等本地高成長性企業紛紛進場掛牌交易,大眾卓越、合心東科、光大自動、文化旅社等融資意願不強的本地知名企業,也先後登錄吉林展示板,進一步展示、提升企業形象。

  吉交所啟動“喚醒”計劃

  吉交所成績顯著,但與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相比還相距甚遠。

  為了進一步活躍省內資本市場,喚醒本地企業、尤其是民間資本利用區域性“資本市場”投資的意識,2014年11月,吉交所聯合北京盈科(長春)律師事務所啟動了一個時間跨度長達一年的“喚醒”計劃——“贏在資本市場”系列講座,以“釋放資本力量、創造企業價值”為目標,將主要幫助中小企業整體建立全面管理理念,品牌戰略宣傳模式,學習和實踐融資模式創新。

  “贏在資本市場”系列講座包括贏在資本市場、贏在資本運作、贏在企業內控管理、贏在品牌運營四大板塊,幫助企業進行系統學習,計劃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舉辦12場培訓,全面覆蓋企業經營領域。

  2014年11月14日,第一期“贏在資本市場”系列講座就吸引了包括掛牌企業、推薦機構、仲介機構在內的31家機構60余人參加。

  吉交所眾多掛牌企業、投資人、仲介機構、推薦機構的積極參與,使得系列講座順利開展,成效明顯。

  6月30日,以《投融資風險》為主題的“贏在資本市場”系列講座,成了經開企業的專場,來自經開區17家企業的40余名企業代表分享了這場資本盛宴。

  在演講中,長春首創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特邀嘉賓尚可女士以《區域性股權市場問題解析》為題,全面細緻分析了目前區域性市場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機遇,著眼于吉林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切實解答了企業對 “四板”市場存在的疑慮。

  隨後,北京盈科(長春)律師事務所韓向光律師帶來《投融資風險》問題講解。韓律師精通業務、風趣幽默又極富熱情和感染力,把投融資風險以實際案例分析開來,變成清晰可見的實例教學,使參會企業受益匪淺。

  在不斷通過“贏在資本市場”系列講座培訓省內企業的同時,吉交所還苦練內功,對員工和合作夥伴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身服務區域資本市場的能力。

  下一步,吉交所計劃用3年時間,建立並不斷完善非上市公司股權流轉、中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服務、中小微企業信用服務、境內外資本市場對接、金融改革先行先試五個方面的平臺功能,以“三個板塊”、“五個平臺”的模式,打造立足長春、輻射全省的區域性資本市場平臺,為掛牌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和振興吉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