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彥公:可視化醫學的推動者
- 發佈時間:2015-08-18 01:30:4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到廣州,再到印度德里,工作6小時再坐夜航到pune,馬不停蹄。再次體會到國際重症超聲推廣的不易。尤其是作為項目負責人。”這是晁彥公最近的一條朋友圈更新。從“黑暗中摸索”到“為同行引路”,作為最早將重症超聲技術與理念引入國內的先行者,除了本職工作,晁彥公的時間都鋪在了重症超聲應用的發展、研究和推廣上。
見到晁彥公時,他剛剛做完實驗動物的準備,採訪過後要帶著來參加清華第一附屬醫院急重症超聲培訓班的學員做實驗。晁彥公記不清這是舉辦的第幾次培訓班了,手機裏全是詢問何時開班的資訊,“提前半年名額都報滿了”。
有關超聲的重大變革
2011年,在從法國回京的飛機上,突然廣播急尋醫生,有人暈倒。晁彥公過去詢問情況,飛機上噪聲很大,聽診器聽不清,又摸了摸脈搏,還在。在得知病人有糖尿病史後,晁彥公憑藉經驗判斷是低血糖。
結果也正如晁彥公所料,結局也是讓人欣慰的,補充了糖分之後病人沒事了。可當時的晁彥公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要是有一台便攜的超聲儀該多好!
“上世紀70年代就有超聲了,大家已經習慣了排隊等著做檢查,等著出結果。而最近這十年,隨著設備小型化和便攜化的發展,超聲正在往‘可視化聽診器’的方向發展。”晁彥公介紹,現在超聲儀變成了筆電甚至是手機大小,醫生可以拿著隨時到病人身邊去。
重症超聲作為重症病人的監測和評估工具,已經成為國際重症領域的熱點問題。由於超聲動態、實時及可重復的特點,使其不僅僅可以用於病情評估,還可以進行動態監測,得到一些其他監測手段不能得到的重要監測和評估數據,為重症病人的治療調整提供及時、準確的指導。
“這是一個重大的變革,超聲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晁彥公舉例説,假如有個人出車禍肝或者脾撞壞了,原來還要用平車把病人拉到超聲科去檢查,這不僅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病人轉運過程中就可能發生問題,而現在憑藉便攜的重症超聲技術在急救科甚至是急救車上,就對病人有了快速且準確的了解,大夫也準備好了相應的搶救,極大地提高了救治效率。因為這樣的變化,越來越多學科的醫生帶著小型儀器來到病人身邊。
從自己摸索到核心成員
晁彥公從2007年開始接觸重症超聲,“那時候國內沒有人這麼做,國外當時也是剛剛有一些文獻出來,因為全世界做此類研究和應用的人也並不多。”
肺部超聲可以作為重要工具,幫助大夫在很多臨床急症上鑒別和診斷?在看到國外這方面的報道後,晁彥公覺得很神奇。但苦於國內完全沒有人從事這方面工作,於是晁彥公自己就鑽研起了國外文獻。
沒有師傅指導,晁彥公就嘗試摸索著研究。
“超聲是要看圖像的,沒有圖像,光聽人家説什麼是A線,什麼是B線,完全是一團漿糊。”因此國外網站上只要有圖出現,他都會存下來。
他還專門找工程師開發了軟體,為的就是把在床邊檢查和網上的超聲資料都記錄下來,然後再對比文獻,逐漸理解具體是怎樣應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晁彥公慢慢地有了一些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兩年多的時間裏,晁彥公積累了很多的問題,沒有同伴可以交流的他迫切地想找人指點迷津。2009年,WINFOCUS(世界重症超聲聯盟)在泰國舉行了一個學術活動,中間有一段培訓。晁彥公得知後自費趕到曼谷,住在一個醫院旁的小飯店裏,白天上課,晚上還要完成一篇約稿。
WINFOCUS的專家們注意到,一百多名參會人員裏,只有這麼一個中國人。而且,這個中國人還異常活躍,不僅課上積極提問,下了課還追著專家跑,把自己積累的問題和案例拿出來和專家討論。
這次會議聚集了包括WINFOCUS奠基人在內的多位頂級專家,他們發現,這個來自中國的年輕人原來不光是來學習的,他不僅對重症超聲的理念理解非常到位,還在中國做了大量的工作。剛好WINFOCUS想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臨床超聲的應用,就對晁彥公説,既然你已經做了這麼多工作了,那你願不願意加入到這個團隊,一塊向全世界推廣?
一年以後,晁彥公作為國際培訓講師赴歐參加了為期幾個月的完整培訓,在義大利、法國等不同中心全面學習了重症超聲應用以及培訓和交流技能。在這一過程當中,晁彥公又結識了很多歐美專家。大家交流得很多,討論得很多,國外專家又發現,晁彥公在醫學專業軟體的研發和應用方面,很多工作走在他們前面,於是又問,你願不願意成為這個組織的核心成員?
於是,晁彥公成為了WINFOCUS全球核心團隊成員,負責資訊化方面的支撐工作。2012年後,晁彥公開始參加聯合國舉辦的醫療技術進步相關論壇,多方溝通並專題發言。
讓國內重症超聲發展與國際同步
日前,2015第四屆環太湖地區創傷急救論壇暨“上海市急診ICU質控中心床旁超聲技術培訓班”舉行,晁彥公特別講授了《急診休克:聚焦的流程化超聲管理》,給大家帶去最新的超聲進展和國際理念,使大家對超聲的應用和理解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但晁彥公記得第一次在國內公開演講的時候,並未像現在這麼熱鬧。
2011年,晁彥公把重症超聲帶回到國內,去不同的場合推廣講課。有一次講課是在國內的重症年會上,“400人的會場,只有15個人聽課。”但讓晁彥公看到希望的是,當時在場聽課的都是國內的大專家。
隨著國際上重症超聲的快速發展以及循證醫學證據的積累,國內臨床超聲也逐步成為熱點。在著名專家劉大為教授的指導下,北京協和醫院王小亭和晁彥公共同推動成立了中國重症超聲研究組,開始致力於重症超聲在中國的培訓、推廣以及未來的高水準科研合作。
培訓是發展與推廣的基礎,質控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由於超聲技術學習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要求,晁彥公創新性地建立了氣胸、胸腔積液和ARDS動物病理模型,方便學員實際操作。為了保證學習品質,每次培訓都是小班授課,所以培訓班火爆異常,“通常都是半年前就報名報滿了。”幾年下來,急診、重症、麻醉,甚至包括心內科和呼吸科醫生在內,培養了大量臨床超聲醫生,有效推動了重症超聲在國內的發展。
然而他們的工作並沒有止步於此。
隨著小型化的快速發展,超聲作為可視化的診斷和監測工具與資訊技術結合正在突破傳統醫療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提高臨床診療的準確性、可及性並降低醫療花費。因此,晁彥公與WINFOCUS合作,將超聲與院前、院內的急重症醫學救治相結合,建立了遠端移動可視化急重症救治體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時間和空間對急重症患者救治的不利影響,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水準。由於資訊技術平臺的創新優勢,目前該系統已經被義大利政府用於本年度米蘭世博會的急重症救治的重要支援平臺。在國內也分別在深圳、江蘇、山西、北京等地開展了網路化ICU以及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院前急救、社康管理四位一體示範課題項目。
“網際網路+支援下的可視化醫學,前景遠大!”晁彥公如是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