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譜寫人工肝技術生命讚歌
- 發佈時間:2015-05-24 13:30:3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星燦爛
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達80%,是公認的國際性治療難題。
人工肝技術,利用血液凈化暫時替代肝臟功能,使肝細胞得以恢復再生。為攻克這一醫學難題,李蘭娟30年攻關,首創李氏人工肝系統,成為我國“人工肝開拓者”。
運用這項新技術,李蘭娟搶救了無數重症肝炎病人;在H7N9禽流感突發的那一年,新技術成為病人活下來的希望……
李蘭娟,1973年畢業于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從一個普通醫生成長為傳染病學科的院士,至今活躍在傳染病學醫療、教學和研究工作第一線。
一襲白大褂,滿臉笑容。李蘭娟説:“我永遠是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人類最終能夠戰勝傳染病。”
30年攻關,首創“李氏人工肝系統”
攻克重型肝炎肝衰竭,李蘭娟知難而上。
1986年,李蘭娟申請了青年科研基金,帶領課題組展開了人工肝治療重型肝炎研究。
人工肝,作為一項新技術,國內外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不少人對這一新方法表示懷疑,但李蘭娟深信,只要攻克治療中的幾個技術難點,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做了一段時間,確因重型肝炎病情危重,治療難度很大,有的課題組成員也沒有信心了。李蘭娟問大家:“誰願意,就跟著我做!”就這樣,核心團隊跟著李蘭娟,人工肝的科研就這麼進行著,一做就是30年。
“都是日復一日的常規科研工作,想不出出彩的細節,科研本身就是很枯燥的。”李蘭娟説。
30年研究,李蘭娟攻克了人工肝治療中易出血、低血壓等難點,創建了一套獨特有效的人工肝治療方法——李氏人工肝系統。在治療重型肝炎上獲重大突破,使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轉率從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愈好轉率從15.4%上升至43.4%,開闢了重型肝炎治療的新途徑。
在科研過程中,李蘭娟建立我國第一個永生化人源性肝細胞係;創建四步灌流分離肝細胞新方法;構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首次揭示重肝腸道微生態變化規律,提出B/E值為腸道定植抗力新指標……
回顧這段歷程,李蘭娟説,我們團隊早在1994年就關注到肝衰竭患者同時伴有嚴重的內毒素血症或出現腸道菌群嚴重失衡、有害菌種顯著增多,並以此為切入點,開闢了肝病微生態研究的先河。
此後,李蘭娟團隊運用宏基因組方法,從患者糞便標本中提取全部微生物DNA,以觀察整個腸道菌群的變化規律,首創腸道微生態干預防治肝病策略……一系列突破性發現,對微生態干預防治肝病重症化和研發新型微生態製劑具有重大意義。
李蘭娟主持制定了我國首部《人工肝治療指南》《肝衰竭診療指南》,多次應邀去北京、上海等地,將人工肝技術推廣到全國300余家醫院,治療重症肝病10余萬例次。
30年攻關,李蘭娟為重症肝炎病人再造了一隻“人工肝”。
肝病産婦的産後肝衰竭病死率很高。有一個病人,從外面轉來,剛來時神志不清,做了3次人工肝後,治好了。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幾乎是起死回生。
一位被李蘭娟從死神手裏搶回來的病人説:“看到熟悉的病友離去,內心深感恐懼。我幸運啊,人工肝技術讓我重新擁有了健康。”
人工肝,成功搶救H7N9禽流感患者的生命
在H7N9禽流感救治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讓更多人記住了李蘭娟。
2013年春天,H7N9禽流感突然流行。
當時,一家外院向浙醫一院求助:一位H7N9患者病情很重,要立即轉院。李蘭娟馬上派了ICU和感染科的主任去會診。兩個主任講,這個病人肯定不行了,按照以往經驗百分百是救不回來了。李蘭娟問,這個人幾歲?他們説38歲,從發病到現在一週了。李蘭娟分析,這正好是細胞因子風暴最高峰的時候,導致他的肺部炎症,所以呼吸就被壓迫,人要憋死了,而人工肝是可以清除這個炎症介質的。當即,李蘭娟建議,把病人送過來,用人工肝試試看。
搶救設備全部準備好,給他做人工肝,上呼吸機,上ECMO,建立了“四抗二平衡”策略聯合治療。兩個小時的治療,患者的血壓開始穩定了。五天五夜的搶救之後,呼吸機拿掉了。
這個H7N9病人,成為李蘭娟第一個使用人工肝治療的H7N9禽流感病人。
在H7N9禽流感救治的重要時刻,她聯合香港大學,帶領研究團隊進行科技攻關頂層設計,從病原學、發病機制、診斷、治療等方面同時著手。
記不清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與H7N9禽流感患者面對面……李蘭娟團隊不知疲倦,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對H7N9病毒起源、分子結構和特徵研究獲得重大發現,首次明確了H7N9新流感病毒起源,研究成果第一時間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創立“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改善多器官衰竭;創造性運用人工肝技術阻斷“細胞因子風暴”,救治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在全球首次揭示H7N9禽流感的臨床特徵和發病規律;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個H7N9病毒疫苗株,改變了我國一直以來流感疫苗株一直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成功研製我國首個H7N9禽流感診斷試劑盒……
李蘭娟團隊還制定指南和規範,指導全國乃至國際H7N9禽流感診治,參與制定WHO全球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受到WHO的高度評價。
讓病人康復,就是征服科學難題的動力
李蘭娟常對身邊的人説,只有認真才能把事做好。正是這種執著精神,使她能在傳染病學術領域不斷地創新探索。
作為科學家,她勇於探索、攻克重大醫學難題,不斷攀登新的高峰。首創的李氏人工肝聯合肝移植治療重症肝病的新方法,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
作為師者,她四處講授傳染病學、感染微生態學、人工肝臟等課程,主編的《傳染病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儘管工作繁忙,她仍然堅持對年輕學生的教育培養。“作為一個管理者,要重點支援創新人才,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寬容失敗,當然也要從財力上支援。讓科技工作者能夠安心、靜心、誠心從事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李蘭娟説。
李蘭娟還探索鑽研SARS、手足口病、地震災後防疫、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防控難題……
“攻克核心科學問題需要基礎、臨床和公共衛生等多個交叉學科協同創新。”李蘭娟説。她承擔了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和培育工作,形成了以浙江大學為核心,聯合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感染性疾病診治基礎與臨床、預防與控制協同創新鏈。
採訪李蘭娟時,科技日報記者有三問。
一問:“幸福是什麼?”
李蘭娟:“對一個醫生來説,幸福就是看著一個個患者恢復健康。”
二問:“科學家精神是什麼?”
李蘭娟:“嚴謹求實,開拓創新,勇攀高峰。”
三問:“院士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李蘭娟:“不斷攻克科學難題,救死扶傷造福人民。”
這三答,凝聚成一個關鍵詞:一切為了人民的健康。(科技日報杭州5月23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