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還在用傳統仲介?算了吧!(附照片)

  • 發佈時間:2015-08-15 04:29:21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徐晶卉

  “企業降低成本的壓力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傳統意義上的中間商人失去機會,傳統的仲介將逐漸消亡”。30年前,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提出的“去仲介化”預測,今天正在變成現實。

  在中國,阿里巴巴所構築的淘寶、天貓把“中間商”這一角色排擠在門外;攜程、去哪兒等線上旅遊平臺把定機票、酒店、火車票的仲介趕至絕路……隨著網際網路企業在O2O垂直領域的深化發展,傳統仲介正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

  規模效應壓垮傳統仲介

  如果想要計算傳統仲介的“蛋糕”有多大?或許它的代替品可以給出一個答案。

  根據上海住建中心最新公佈的6月二手房交易數據顯示,網際網路企業愛屋吉屋的二手房成交量達1302套,名列第三,而這只是這家企業衝入上海二手房市場的第四個月。在此之前,愛屋吉屋一直瞄準的是整租房市場,根據易觀諮詢的數據顯示,去年年底,這家公司已經拿到了35%的市場份額。

  “上海的各類房産仲介太多了,因為開一家店門檻不高,但利潤卻很高,一套300萬的房子,兩個點的利潤就是6萬,很有吸引力。”愛屋吉屋聯合創始人鄧薇説,愛屋吉屋把佣金比例降低到1個點,大幅度降低盈利,即使如此,一年之後這家企業的估值也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這個層次的估值,全上海的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可以扳著手指頭數出來了。

  去年初,二手房租售的市場上來了一條大“鯰魚”,去年年底,註冊公司的仲介們也遇到了危險。去年11月,一位來自復旦哲學院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張永平低調在上海開了一家名叫“企業去哪網”的網際網路公司。上線僅2個月,已經成為上海最大的企業註冊服務平臺。

  企業去哪網使用的策略與愛屋吉屋如出一轍--就是降低費用。如果找上海的註冊仲介完成企業註冊的完整流程,這個價格恐怕沒有3000元談不下來。但是通過企業去哪網,無論是在市區註冊公司、需要15天註冊完公司、還是帶有政策紅利的註冊,都只需要300元,在市場價的三折以下。

  “我們摸過底,上海大概存在1萬家註冊公司的仲介機構,傳統的仲介由於規模小,每年可能只能服務100個客戶,所以每個客戶必須賺取數千元利潤才有錢可賺。”企業去哪網創始人張永平告訴記者,而網際網路的最大優勢是平臺效應,每個月能服務上千的創業者,這是很多仲介一年都無法達到的業務量。

  有業內人士認為,利用網際網路“去仲介化”,最直接的優勢就是去除了中間環節,供需雙方直接對接,節約了時間、人力、物力等多方面交易成本,能夠直接惠及交易雙方。事實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在許多垂直行業中,“去仲介化”的趨勢都越來越明顯,比如在二手車領域,新銳C2C二手車電商趕集好車取代了黃牛等環節,全程陪同交易,免費代辦過戶,並建立了專業化的車輛評估檢測團隊,共節省出15-20%的交易費用讓利給買賣雙方;而“燃”健身科技打破了傳統健身房的年卡、健身教練預約等中間環節,讓消費者可以隨心所欲就近預約健身房和健身教練。

  “打開天窗説亮話”告別灰色地帶

  除了降低利潤這個“殺手锏”之外,一大波衝著“消滅仲介”而來的網際網路企業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並被用戶認可,還在於其破除了傳統仲介的“灰色地帶”。

  北京唸書、上海創業,鄧薇一共租過29套房,很清楚房産仲介市場的“痛點”。傳統的房産仲介是碎片化的,就算是連鎖企業也是模組化、屬地化管理,門店模式“自掃門前雪”,“比如説有消費者要租房,一個門店會挽留消費者兩周,如果兩周內找不到房源,便過給相鄰的門店做。”鄧薇説,這看起來“相互勾連”,但卻是一種很沒有效率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消費者找到一套滿意的房子,可能要一兩個月。”

  沒有效率是其次,碎片化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惡性競爭。在二手房租售市場浸淫多年的業務經理黃文告訴記者,在傳統模式下,每個門店都是自負盈虧,為了效益,門店與門店之間都是“爾虞我詐”:“我費盡唇舌為客人介紹好的房源,如果被別的門店搶了生意,不是白做了麼?”他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虛假宣傳、欺詐現象就出現了,“在二手租售市場上,開一單活三月,不騙人哪有生意來?”

  傳統仲介的碎片化特徵帶來的資訊不透明,還成為了滋養利潤的溫床。別看公司註冊的仲介是門小生意,“外快”可多著呢。不少創業者關心政策,希望落戶到對自己有政策扶持的園區,但當初的扶持承諾在兌現的時候都打了折扣,這些沒有進入創業者口袋的政策扶持,最終不少都成為了仲介的額外收入;有些創業者想把公司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往往要補充繳納一筆不菲的“服務費”;創業者如果中斷和一個代理記賬公司的合作,往往也要付出一筆不菲的“資料費”……張永平告訴記者,傳統服務模式,資訊不透明,而且多是捆綁消費,一旦終止合作,創業者都得付出額外的代價。

  正是看到了“痛點”,以“消滅仲介”為目的的網際網路公司往往“對症下藥”。比如愛屋吉屋在設計商業模式時,取消了門店,打破了地塊分割,房産經紀人可以享用公司所有的房源,與客戶採取“一對一”服務模式。鄧薇説,打破門店區隔後,帶來了透明化的管理,“我們所有的房源都要求實地拍照片拍視頻,價格也實實在在,不會出現用戶詢問總是'沒有房源'的虛假宣傳。”

  在趕跑傳統仲介的同時新的壁壘正在形成

  曾有人説,O2O的過程是一個去仲介化的最好時代。但是,對於像趕集好車、企業去哪網等以“消滅仲介”為目的的網際網路公司,我們又如何定義它們?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説,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做的也是仲介的工作。

  在《第三次浪潮》中,阿爾文·托夫勒預言認為,雖然傳統仲介會消亡,但是新的仲介形式又出現了,“它以新的面目出現,但是它的本質還是仲介,可以稱之為再仲介化。”

  “再仲介化是指新的線上輔助手段取代了傳統仲介的作用,它們在數字環境中充當了新仲介的角色。”易觀國際分析師認為,目前的這些號稱“消滅仲介”的網際網路企業,可以稱之為再仲介化的新型仲介,只是,現在這種新型仲介無論在價值取向,還是功能上,都與傳統仲介都有本質的區別,“交易從過去的零敲碎打變成了規模化發展,消費者跟服務者直接連接,買賣雙方的資訊將更加透明。”

  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再仲介化的發展、更疊比過往傳統仲介更快更迅速。還是以二手房市場為例,去年才創立的愛屋吉屋在二手房市場的“鯰魚效應”還在繼續,一個名為“悟空找房”的APP又橫空出世,而且提出了“買房0佣金”的口號,即買房者無須支付佣金,最大程度地節省了購房成本,快速顛覆了愛屋吉屋的“1%佣金”的行銷理念。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對整個行業來説或許又會是一次重新洗牌。

  不過,這位分析師擔心,再仲介化的過程會出現新的“壁壘”,“這種壁壘和過去的資訊不對稱等情況不同,可能是網際網路企業對戰中的惡性競爭,可能是細分市場壟斷後出現的資訊壟斷,還有可能是在新的商業模式下,技術、流程再造中出現的新型'灰色地帶'。”

  “從現在的行業發展來看,這些再仲介化的企業還不能算做真正的平臺。”上述分析師認為,它們雖然達到了消費者、服務者“共贏”的同邊效應,但是仍有仲介的形態與影子,要真正成為像淘寶網這樣的平臺,還需要進一步打破“圍墻”。

  相關連結即將消失的仲介

  4S店

  7月中旬,汽車之家上線了第5代奇瑞瑞虎1.5T車型,以及雙龍汽車的5個車係18個車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車型並沒有在全國任何一家4S店渠道銷售。

  有分析人士稱,隨著線上支付的成熟,像汽車這樣的大額消費有了保障,汽車消費很有可能演變成網上付款,線下提車的新模式,打破了4S店原有的閉環。此外,由於網際網路平臺的透明性,一些額外收費將不復存在。

  家政仲介

  2013年和2014年,全國一批打著“消滅家政仲介”的網際網路公司相繼成立,如阿姨幫、e家潔、雲家政等家政app陸續上線,服務內容包括日常保潔、洗護保養和保姆月嫂等,目前僅阿姨幫就已經將服務範圍拓展到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12個城市。

  不過,和滴滴打車等O2O應用的狂飆突進相比,“網際網路+家政”卻一直攻不破原有的傳統仲介市場,這與保潔員、保姆的受教育程度低,地推難度大有關。但分析人士也認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入,傳統家政仲介的消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留學仲介

  在上海,找一個留學顧問的花費大概是8萬元,得到的承諾卻只是“投20個簡歷,並至少拿到一個OFFER”……如此低的“性價比”,讓“網際網路+留學”成為投資熱點。今年6月,中國領先的教育科技企業好未來正式宣佈投資O2O留學平臺“順順留學”,同時把旗下留學網併入順順留學,更將留學牌照也給予後者。據介紹,順順留學是一個留學顧問O2O平臺,用C2C的模式連接顧問和學生,家長和學生線上上挑選顧問,雙方可以線上下的體驗中心初次會面諮詢。接下來的材料製作、網申、簽證辦理、行前輔導等工作都將線上上完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