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杭州經濟增速高居副省級城市首位

  • 發佈時間:2015-08-14 06:33:58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齊航

  通訊員 余致海 梅光景

  伴隨全國大中型城市經濟半年報的悉數出爐,杭州上半年經濟表現在全國的相對位置也區域清晰。令人頗感振奮的是,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上半年杭州10.3%的增速高居首位。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背景下,杭州憑藉服務業爆發逆勢而上,從而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獨樹一幟。

  不過在整體增速和服務業表現亮眼的遮蔽下,杭州當前工業製造業所潛藏的隱憂,或多或少被忽略了。出口交貨值五年來首現負增長,工業投資低位徘徊,傳統産業庫存攀升,都映射出杭州下半年經濟維持高增速所面臨的壓力。

  全國23個主要城市中

  杭州經濟增速僅次於重慶

  城市經濟增速排名是折射全國産業格局變化的一面鏡子,因而相關排名總是非常引人關注。近日,某市場宏觀經濟研究機構綜合公開數據,對全國23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以及經濟總量靠前的城市進行了排名。排名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最高的城市是重慶,達到11%,緊隨其後的就是杭州,增速為10.3%。由於重慶屬於直轄市,杭州事實上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增速位列第一。

  該研究機構分析認為,增速領先的重慶、杭州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增長模式。重慶經濟表現強勢的主要原因是抓住向西部開放戰略的機會,以高端産品加速出口,同時主抓內需市場,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快。重慶上半年規上工業增速是10.8%,帶動第二産業增速11.5%,為23個城市之首,服務業增速為11%,位居第二。

  而杭州高增長主要依賴服務業。服務業上半年增速為15.4%,在23個城市中無出其右者。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數字內容、網際網路金融分別達到381.32億元、369.87億元、523.5億元、157.64億元,增速在15%—70%不等。杭州資訊經濟增加值佔整個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為39.2%。但是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只有4.6%,與服務業的耀眼相比表現平庸。

  傳統行業企業大多仍處陣痛期

  高新技術製造“勢單力孤”

  重慶已先於杭州進入“萬億GDP俱樂部”,經濟體量相較杭州更大,但是增長動力中製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特徵明顯,二産三産增速接近。而上半年杭州製造業和服務業驅動力顯然並不平衡。

  事實上,宏觀經濟下行對杭州經濟的重壓,在製造業特別是傳統産業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杭州市統計局針對上半年全市工業經濟運作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杭州製造業增長目前主要由高新技術和資訊製造産業主導,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生産排名前十的行業多屬高新技術和資訊製造産業,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産值3842.34億元,佔規上工業比重達64.4%,同比增長2.9%,高於全市規上工業平均水準1.9個百分點,對産值拉動較為明顯。其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1.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0.8%、化學纖維製造業增長7.7%、汽車製造業增長9.8%。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量大面廣的傳統行業企業,目前大多數仍處於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在全市規上工業企業中,總産值負增長的企業多為水泥、皮革、鋼鐵、木材、電力等勞動密集型傳統企業,即使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負增長的企業,也主要是以代工為主,缺乏核心技術,市場競爭力較弱,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在此背景下,工業回升的支撐動力仍然不足,單憑高新技術和資訊製造産業多少有些“勢單力孤”。

  缺乏新的增長點

  工業投資低迷制約發展後勁

  杭州製造業所面臨的另一大掣肘是工業投資的持續低迷。今年1—4月,工業投資更是跌入負增長區間。上半年,全市完成工業投資362.66億元,同比下降7.5%,在去年基數較低的情況下,降幅進一步擴大,與年度目標任務有較大差距。其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228.10億元,同比下降19.8%,已連續18個月呈負增長態勢,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3.5個百分點。

  “工業項目儲備不足,已對杭州工業經濟增長後勁造成明顯影響。投資額大、帶動作用強的龍頭項目不多,經排查,在今年後期投産可能達到規模的60多家工業企業中,除個別項目較大以外,其餘項目普遍偏小,工業投資缺乏新的增長點。”前述報告分析認為。

  同時,需求疲軟也可能為工業復蘇前景蒙上一層陰影。上半年,杭州消費和出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出口曾是帶動杭州工業生産增長的主要引擎,2010年全市出口交貨值月均增幅保持在20%以上,儘管之後連續三年下降,但2014年仍回升至5%左右。但今年3月,全市出口交貨值跌入負增長區間,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出口交貨值866.66億元,同比下降1.9%。與銷售産值的差距日益擴大。

  二季度景氣狀況調查顯示,全市工業企業的産能利用率78.0%,雖比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合理區間,其中五成被調查企業認為本季度企業生産能力沒有充分發揮,主要原因是産品需求減少及訂單不足,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1.0個百分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