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強東和馬雲的兩場婚禮之後:阿裏京東化 京東阿裏化

  • 發佈時間:2015-08-12 07: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綰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語

  劉強東結婚兩天之後,馬雲説他也結婚了,劉強東娶的是奶茶妹妹,馬雲娶的是蘇寧。兩年前由阿裏、京東、騰訊、蘇寧形成的四大電商平臺的格局已被打破,雙寡頭格局:阿裏+蘇寧VS騰訊+京東,就此形成。

  劉強東結婚兩天之後,馬雲説他也結婚了,劉強東娶的是奶茶妹妹,馬雲娶的是蘇寧,後者的這場婚禮,是真正影響中國電商格局的歷史性事件——蘇寧站隊阿裏,退出了電商平臺之爭。上一個這樣的事件發生在一年半之前:騰訊放棄電商,入股京東。2013年,同樣經過一輪並購整合,業界認為四大電商平臺已經形成:阿裏、京東、騰訊、蘇寧。短短兩年之後,四大平臺重新排列組合為雙寡頭格局:阿裏+蘇寧VS騰訊+京東。

  馬雲終於開始將劉強東視為一個正兒八經不折不扣的對手了,即便在年初,他還為方興東《阿里巴巴正傳》中自己的言論“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寫了長微網志道歉,語氣正是馬氏一貫輕鬆調侃的風格,近似于教父安撫正在奮鬥中的年輕人。

  京東已經大到馬雲不得不把它當做對手:2014年第二季度,阿裏係的貓淘聚GMV是5010億元,同比增長45.1%。而同期京東的GMV是630億,同比增長107%,是阿裏的12.6%。到了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上升到14.6%。而今年第二季度,京東GMV第一次突破千億,達到1145億元,同比增長82%。兩者差距進一步縮小。

  市值的變化表明資本市場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阿裏上市時市值2300億美元,京東市值只有阿裏的13%左右。但是,如今京東的市值穩定在400億美元上下,阿裏的市值穩定在2000億美元上下,京東市值已經是阿裏的20%。

  一直以來,關於雙十一商標,商業模式……阿裏和京東之間小摩擦不斷,但是,2015年的優衣庫爭奪戰,才真正讓大眾發現,阿裏和京東纏鬥得何等兇狠。電商發展了10年,到了雙寡頭的格局,其競爭才終於回歸到了零售的本質:供應鏈的比拼。巧合的是,這一輪比拼中,阿裏和京東都試圖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己的基因,向對方”學習“。

  阿裏的瓶頸和京東的風險

  阿裏走到這個體量,始終對供應鏈缺乏影響力,其販賣流量的線上商業地産模式,已經露出了疲態。而能在最短時間內補全其缺陷的,放眼全國,也只有蘇寧一家。

  優衣庫4月8日入駐京東,聲勢浩大,連劉強東都親自上陣站臺。8天之後,4月16日,天貓服飾總經理李淑君確認離職。“沒有維護好核心KA優衣庫”被認為是導致李離職的導火索。這距離原天貓總裁王煜磊(喬峰)被免職還不足1個月。

  知情人説,李離職的真正原因是:“天貓2015年第一季度核心KPI之一是KA( KeyAccount 意為重要客戶)的銷售增長必須達到60%,李未完成該指標。”服飾是天貓倚重的核心品類,在過去的1年裏,天貓TOP的KA商家即使在天貓瘋狂的流量扶持下,依然增長乏力——這已經是全行業公開的秘密。同為B2C模式,京東在2014年第四季度的交易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19%,這個增長率幾乎是天貓的兩倍。

  而對比淘寶與天貓可以發現,2014年天貓市場GMV佔比已經在31%這個點位上連續徘徊了3個季度;而淘寶的GMV的同比增長在上升,這也解釋了天貓頻繁的人事變動。讓行癲的掌控力從淘寶跨越到整個貓淘聚,是阿裏管理層給表現不佳的天貓打的一劑強心針。

  有觀點認為,天貓的現狀是逍遙子和喬峰給天貓定下的“品質化”路線造成的:KA大商戶銷量高能力強,為了完成KPI,團隊把資源都給KA,這最終造成天貓對KA商戶的高度依賴,一旦KA商戶有變,平臺就無計可施。同時,越來越多的KA品牌商向阿裏係外尋求新的渠道,比如服飾之於唯品會,3C和家電,日百之於京東,核心KA優衣庫就是其中之一。優衣庫對阿裏意義非凡,2014年的雙十一,優衣庫在天貓的總成交超過2.6億元,位居服飾類旗艦店榜首,平臺全類目旗艦店第五名。

  深層次的原因是,零售的本質不是建場收租,而是以強大的供應鏈提升整個産業的效率,再讓利給消費者,偉大的零售公司,沃爾瑪、亞馬遜……所做的事情無非如是。

  阿裏對供應鏈缺乏影響力,連一間倉庫都沒有,所做的一直是流量生意,提供的只是行銷、支付、交易系統的服務,商戶能獲得的幫助也僅限於此,因此,阿裏平臺的獲利也僅限於此。

  早在2013年,馬雲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因此,他做了菜鳥網路,希圖搭建屬於自己的供應鏈平臺,然而,僅靠菜鳥解決物流是遠遠不夠的。阿裏需要一張全國性的供應鏈網路,包含倉儲和物流,當阿裏真正的上帝——中小企業需要相關服務的時候,阿裏要拿得出來。除了蘇寧,沒有第二家公司能夠提供這個。同時,蘇寧的強勢品類是3C和家電,如同百度騰訊扶持獵豹對抗360,是阿裏牽制京東最好的幫手。

  再看京東,如今的它也經不起任何一記昏招。京東崛起正是由於強大的供應鏈,在倉儲、配送方面不計成本的投入。“提高中國國內,産品的搬運效率。”是劉強東挂在嘴邊的話。目前,京東在擴充品類的時候,需要自身之外的供應鏈資源進行補充。不久前京東對永輝的入股,正是這種近平臺化的思維——讓永輝在生鮮方面的資源,彌補自己在生鮮和日用消費百貨領域的短板。

  同時,京東的問題則是供應鏈為王的零售商思維太過強悍,在POP開放平臺上很難平衡和商戶之間的關係。7月,優衣庫和京東的蜜月就結束了,此前,包括Jasonwood、Timberland、迪卡儂等品牌商都曾從京東退店。京東對入駐POP的商家和對自營採銷的供應商,都以採購的思維去合作,對商戶品牌和個性需要缺乏尊重和認可。補一些平臺商的思維,京東才會更好。

  馬雲和劉強東的優點和缺點

  “馬雲的缺點,恰好是劉強東的優點,劉強東的缺點,恰好是馬雲的優點。”這是中企哥和某電商行業老兵聊天時聽到的,年度最佳,換個説法的話,也許馬雲變得像劉強東一點,劉強東變得像馬雲一點,倆家公司就都能得到幸福了。

  “你知道京東現在多少人嗎?5萬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長起來的,現在才23000人,收購加起來25000人。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做快遞?現在京東5萬人,倉儲將近三四萬人,一天配上200萬包裹。我現在平均每天配上2700萬包裹,什麼概念?中國十年之後,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這100萬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試試? ” 馬雲這番話引起軒然大波,但是,這也洩露了其內心真實想法———只想搭平臺,只想做輕公司,永遠無意變重。阿裏的發展也是沿著這條路,零售、物流、本地生活、支付、財富管理……所有的業務都是如此。輕資産,平臺化,優點是利潤高,缺點是對産業不夠深入,掌控力不足——天貓就是最好的例子,菜鳥亦如是。

  另外,在一些垂直業務方面,馬雲有時發動浙商抱團,有時動用其他人脈,總之會以“人情局”來搞定,比如菜鳥,比如網商銀行。馬雲的高情商在此間淋漓盡致,他懂得分享,也願意分享。

  反觀劉強東,他做的是最重的生意,他一直以7萬兄弟為豪,他的甘蔗理論認為企業做的事情越多,盈利點才越多。劉強東做零售沒有一點偷懶:從獲客、到採購、倉儲、物流、售後,全部親力親為,真正做到了深入産業,和供應商之間是深度綁定的關係。然而,要真正帶領京東成為偉大的公司,劉強東還需要走出採購思維,建立平臺化的思維。

  改變性格就能改變命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