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碳”海淘金 低碳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8-11 05:45: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又一年履約結束,北京碳市場交出亮眼成績單——按期完成2014年度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權交易履約任務,成為國內率先100%完成年度履約工作的試點。隨著碳市場逐步健全發展,政府、企業、機構正在北京碳市場這塊“試驗田”中不斷收穫驚喜。

  應運而生 越走越順

  2008年8月5日,北京西城區熱鬧的金融大街上,我國首家環境權益交易機構“北京環境交易所”誕生,也是國內首家專業服務於環境權益交易的市場平臺。2008年12月12日,北京奧運會期間“綠色出行碳路行動”所産生的8895噸二氧化碳,作為生態補償指標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掛牌。這是首個在北京地區進行生態補償交易的掛牌項目。

  從促成中國自願減排第一單交易,發行中國首張低碳信用卡,打造首個碳中和銀行,組織首個網際網路碳中和會議,到研發首個自願減排標準——熊貓標準。北京環交所用無數個“第一”在碳市場中“攻城略地”。

  國家發改委批准北京開展碳交易試點後不久,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電子平臺系統于2012年3月橫空出世。從此,北京碳市場建設的步伐越走越順:2013年11月28日,北京碳排放權交易開市,核證減排量交易平臺起航;2015年1月20日,核證自願減排量交易平臺正式上線;同年6月15日,全國首個“自願減排量微商服務平臺”推出,開創碳中和與微支付相結合新形式……

  “目前,北京環境交易所在全國各環境交易所中業態最齊全,以碳交易為旗幟,形成了碳交易中心、排放權交易中心、節能交易中心和低碳轉型服務中心4個業務中心。”北京環境交易所副總裁周丞的“底氣”,來自北京碳市場的不凡表現。

  數據顯示,2013年底開市以來,北京碳市場配額交易量超過500萬噸,交易額超過2億元,在全國7個試點省市中位居前列。成交量的增加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收益。經初步測算,碳交易使2013年北京市重點排放單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4.5%,2014年又下降了5.96%,減排365.5萬噸。

  成為低碳發展重要抓手

  隨著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填報系統、註冊登記系統和電子交易平臺系統建成,北京碳排放數據報送、第三方核查、排放配額核定與發放、配額交易和清算等環節的碳交易流程實現了一個履約期的閉環運作。2014年,北京543家重點排放單位履約率達到100%。

  “今年履約大大好于去年。”周丞説,1至5月交易量同比增加300%,“控排企業提前採取了行動,沒像去年一樣等到6月再交易。”

  隨著北京率先出臺政策允許重點排放單位使用經審定的碳減排量來抵消一定比例的碳排放量,北京碳市場中碳排放配額、核證自願減排量、林業碳匯項目碳減排量、節能項目産生的碳減排量都可進行交易。今年履約,就有10家單位使用了林業碳匯項目減排;9家單位使用了核證自願減排量。

  從避之不及到趨之若鶩,北京碳市場不僅成為北京建設生態文明、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成為利用市場機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

  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王紅眼中,京津冀協同發展與全國統一碳市場即將建立,是北京碳市場的兩大機遇。“碳市場能夠協助政府,在治理環境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還可以催生市場化的綠色投融資平臺,為低碳産業創新拓寬融資渠道。”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蓬勃發展的碳市場中嘗到了“甜頭”,神霧集團就是典型一例。作為國內民營節能減排服務企業的“領頭羊”,神霧集團長期被融資問題困擾。董事長吳道洪感慨:“我們掌握自主創新的節能減排技術,但作為輕資産型的節能服務公司,不可避免地面臨很多項目需要資金的困境,需要優質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資本的支援。”

  碳市場幫他解決了問題。經北京環境交易所評審和推介,北京國資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與神霧集團簽署總額2.72億元的EPC項目融資租賃合同。首次依託融資租賃方式開展EPC項目,打通了節能服務企業融資關節。吳道洪表示,與北京環交所的深度合作,探索出節能環保領域的一種綠色金融新模式。

  向全國碳交易中心邁進

  從2013年底開始至今,北京碳市場已經完成了兩次履約。隨著全國統一碳市場呼之欲出,北京作為“試點”的時間已經不多。

  “活躍碳市”仍是近期北京環交所的目標。周丞表示,將致力於産品創新和渠道創新,進一步活躍市場,提高流動性。未來北京環境交易所會加強系統建設,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為企業減負。“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國碳交易的中心市場。”

  北京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北京已經構建了覆蓋碳交易全流程的政策法規體系,率先開展了碳交易的執法,將碳匯節能項目産生的碳減排量以及中國核證減排量納入整個交易體系。允許履約機構和自然人參與碳交易。鼓勵開展碳排放配額的抵質押融資、配額的回購式融資,配額託管等碳金融的相關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碳市場去年年底對個人投資者開放,現在已有幾十位個人投資者開戶。金融機構同樣躍躍欲試。以中信證券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正在成為北京碳市場中最活躍的力量。

  去年12月30日,中信證券與北京華遠意通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國內首筆碳排放配額回購融資協議,融資總規模達1330萬元。標誌著北京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碳金融産品創新方面又邁出實質性一步。

  今年6月15日,中信證券與北京京能源創碳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環境交易所正式簽署國內首筆碳排放權場外掉期合約,交易量為1萬噸。標誌著北京實現了碳市場與金融市場的有機結合,有助於進一步發揮碳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拓寬交易參與人風險管理渠道。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隨著全國碳市場啟動,這個千億級市場將成為新風口,各種機構會蜂擁而至。

  “北京環境交易所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重要和運作最規範的環境交易所之一。”對於北京碳市場的未來,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朱戈有清醒的認識。他表示,北京環境交易所將紮實推進北京市碳交易試點,積極參與國家碳交易中心市場建設,努力將北京建設成為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環境權益交易中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