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農村逐步進入“汽車社會”

  • 發佈時間:2015-08-06 01:00: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車買得早,媳婦娶得比人好”。近來,一句中美合資汽車企業銷售廣告語席捲了湖南農村,有人按捺不住真的買了一輛小車回來。隨著農村道路在農村不斷生長延伸,汽車越來越成為象徵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標誌,被越來越多在鄉村生活的“丈母娘”和姑娘所看重。

  事實上,這一狀況在十年前幾乎都是不能想像的。在位於湖南中部的婁底市石牛鄉,鄉長謝威明告訴記者,沒路的時候村裏的竹子等木材出不去,村民掙不到錢,農村修房、娶媳婦、嫁女也很不方便。

  2003年開始,中國起開始實施曠日持久的全國性、大規模農村公路建設。根據中國政府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部署,中國交通運輸部提出了“修好農村路,服務城鎮化,讓農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工作目標。

  在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的同時,中國農村社會力量也被調動起來,曾經備受出行之苦的農村群眾紛紛出錢出力支援道路建設。與謝威明家距離大約120公里的衡陽市風石堰鎮田家衝村,每人平均年純收入不到1000元,村民平均每人集資600多元,打通了出村路。而在鄰近的衡東縣高湖大勝龍村,一無兒無女的農村“五保戶”,每天吃的是救濟糧,仍將省吃儉用的800元捐給村委會用於修建村公路。

  變化是明顯的。經過努力,到2013年,中國農村公路里程達378.5萬公里,鄉鎮和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別達到99.97%和99.70%,農村公路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

  道路修建後,從未走出大山的老人們,拄著拐杖坐上班車進了城,曾經無人問津的野菜野果變成了爭相搶購的綠色食品,成了城裏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養在深閨無人識”的“世外桃源”成了熱門旅遊景點,那些遍佈其間的農家飯莊、農家旅館、農家採摘園,吸引了眾多遊客,一些曾經因無路而貧瘠的山村因有路變得富有。

  當然,除了一些顯而易見的優點,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問題也接踵而來。每年過年從城裏駕車返鄉過節的人們開始抱怨,農村的路特別容易堵車。這些“有車一族”總是覺得道路太窄、交警太少、別的車子不守規矩,加油和維護保養等也沒有城裏方便。而沒有車子的人更多的是艷羨農村公路上駕乘著轎車、越野車的人們,希望早日以開新車來證明自己也是“成功人士”。

  “注重身份的提升,將汽車消費作為‘符號消費’,本身也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何玉宏表示:“但車子其實只是通行工具,隨著經濟發展,這種樸實的觀念也許會逐漸回歸社會。”

  而在駕齡達30餘年的老師傅王志看來,一些駕車的“新貴”們逃離了城市的雙黃線、攝像頭、無處不在的交警之後,他們在農村駕車十分放肆,不守規矩讓人不滿。“現在農村的集鎮特別容易堵車,除了道路設計的原因,很多人沒有把交通規則內化為自覺行動是關鍵。” 王志氣憤地説,“車子多了,人們更應該守規矩。”

  湖南省婁底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朱忠義認為,農村車輛的增多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他個人對交通規則的逐漸深入人心表示樂觀。去年春節,婁底市多地就將部分交警從城裏調派到農村進行交通疏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為保道路安全順暢,民間力量也被調動起來。手中一把尺,證件身上挂,衡陽市木山村村民李解元當“官”了。2009年,衡陽市木山村開展連村路工程建設,李解元被村民推選為村民監督員,一本“鄉村公路工程質監員”成為他最值得炫耀的資本。自家的事顧不得管,也要每天拿著尺子去量量路面的厚度、寬度,即使是修好的路也要再拿錘子去敲一敲、砸一砸。

  “修路之前,我已經參加相關培訓了,也知道了什麼是品質監測,還有怎麼個監測法。”李解元挺著胸脯告訴記者,“這些路涉及到全村人的利益,我可不能大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