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融合機制活躍農村經濟新業態
- 發佈時間:2015-08-01 02:35:4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省襄陽市農業委員會主任李光河
全市農民一二三産業經營性凈收入的比重為79:8:13,二三産業對農民經營性凈收入的貢獻率首次突破20%。
襄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百億斤糧食生産大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市農民一二三産業經營性凈收入的比重為79:8:13,二三産業對農民經營性凈收入的貢獻率首次突破20%,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成為襄陽市農村經濟新業態、農民增收新途徑。具體做法是:
一是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建立融合發展新業態。在努力構建全市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大格局的基礎上,致力於探索有更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的微觀形態,創建“農戶種養、就地加工、休閒旅遊、迴圈生態”的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新業態。宜城市錢灣村依託宏全萬頭養豬場,帶動農戶建設有機蔬菜生産基地1000畝,同時配套建設飼料加工廠、生物肥料廠、農産品配送中心和有機果蔬採摘體驗園。打造融合發展綜合體。棗陽市按照“引進一個企業、發展一個産業、建設一個新社區、轉移一批農民”的思路,倪氏集團以全産業鏈經營理念,打造玫瑰種植、加工、文化旅遊綜合體。這樣的一二三産業綜合體在全市已有20多個。拓展農業新功能。谷城縣依託特有的山水自然稟賦,把拓展農業的文化傳承、休閒旅遊、生態涵養功能作為重點,以“稻浪飄香、茶園綠波、萬畝油茶、水庫魚樂、濕地美景、梯田風光”為載體的創意田園建設。
二是構建利益聯結新機制。配套式初級融合。三傑集團通過訂單方式,建立優質小麥原料基地60多萬畝,拿出銷售利潤的10%返還給訂單農戶。合作式深度融合。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以地入股,不僅分享種養業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閒旅遊帶來的收益。創建社區股份合作社(公司),將集體經營性資産量化到社員,農民攜股參與一二三産項目開發。一些村將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同步確權,量化為股份,以股份合作為主要內容,成立股份公司,合理配置集體股和家庭股,形成充分就業拿薪金、土地流轉得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盤活房産收現金的增收格局。
三是培育融合發展新主體。強化政策扶持。設立農業産業化專項資金,對從事種、養、加、銷、旅一體化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獎勵。同時,比照工業企業享受的各項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項目,優先納入省、市重點項目籠子,在金融信貸、要素配置上給予傾斜。對成長性好和投資10億元以上的農業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強化技術支撐。以建設國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市為契機,開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專題培訓。與湖北省農科院和北京農信通公司合作,建設全市農業資訊系統,大力發展“網際網路+農業”,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慧化等手段,為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提供全方位資訊服務。依託365優米、京東、淘寶等網路,建立了5家電子商務平臺;推廣農業物聯網和智慧控制技術,在襄州現代農業示範區投資建設了智慧農業示範服務中心。強化金融支援。出臺了《襄陽市農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市、縣兩級按1:2的出資比例,設立2700萬元風險補償基金。創新農業開發投融資機制,與農總行合作舉辦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與金融機構推出“富民興社誠信創業計劃”、“雙基雙贏合作貸款”、“四方聯保”等農村金融支農産品。
四是搭建融合發展新平臺。搭建試驗示範平臺。以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為基本取向,從制度安排、産業形態、要素配置、基礎設施各方面進行頂層設計、項目策劃,把各級各類試驗示範點率先打造成全市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樣板。以發展有機農業為旗幟的“中國有機谷”,已形成有機種養、有機加工、鄉村旅遊、農産品品質檢驗檢測和科技研發等多種産業形態。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組織學習台灣農會經驗,與台中市簽訂協議,共建南漳“蠻河人家”觀光農場項目,打造鄂西北休閒觀光農業和台灣精緻農業深度結合的示範窗口。搭建流通貿易平臺。構建了以四季青、竹葉山、新發地等五大中心市場為龍頭、以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為支柱、以農産品流通主體為主力的農産品市場體系。舉辦漢江流域農博會,促進漢江流域多産業形態合作與開發。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