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峪小米:糧食有品牌産品有功能
- 發佈時間:2015-08-01 02:35:45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晉斌
“河峪小米一定會成為金疙瘩。”2004年8月,王建福帶領山西省榆社縣河峪鄉的5個鄉親成立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時,曾經這樣描繪未來。那時候,“粱買沁州黃,酒沽杏花村”在山西叫得很響,歷史名米沁州黃小米的品牌路勢頭正猛,杏花村所在地的汾州香小米也圖謀香飄省內外。與沁州黃小米種植區域同屬太行山區,與汾州香小米使用同一品種“晉谷21號”,河峪小米靠什麼比較優勢突圍,讓種糧的鄉親們在地裏刨出金疙瘩?
給山西再造一張名片。11年來,沿著這條品牌規劃路,河峪小米從市場需求組織生産、搞科技研發,在山西小米品牌中有了自己一席之地。
消費市場擴容催生多層面需求
“解放軍靠著太行小米加步槍解放了全中國,我們榆社的小米有著這麼好的題材,一定會成為致富路上戰勝貧窮的武器。”榆社縣是革命老區,與左權、武鄉等紅色根據地接壤,王建福幽默中自信滿滿。
對自己的産品有信心源於他出生供銷社,了解市場需求。2004年前後,隨著人們對小米營養價值的認可和普及,加上小米比其他雜糧簡便易做,小米市場需求加大,價格也呈上升趨勢。消費市場的擴容催生了對産品安全、功能性、品牌認知度等不同層面的需求。
農産品的利潤來源於市場的短缺和商品的稀缺,糧食生産也遵循這樣的規律。經過比對,王建福選擇了商品性良好的“晉谷21號”常規品種進行試種,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合作社的土地上種植後,加工出來的小米所含氨基酸總量、蛋白質、維生素、總膳食纖維、鋅、硒等微量元素均高於同類産品,其中鋅含量尤其可觀。
做綠色有機小米,用産品功能性對接消費需求,走品牌化之路,成為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圍繞市場組織生産的路徑選擇。
産品品質眼裏揉不得一粒沙
河峪小米合作社所在的榆社縣地處太行山西麓丘陵山區,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任何工礦企業等污染源,非常適宜穀子等綠色生態農産品的種植。
選良種用良法匹配生態優勢成為河峪小米的第一張牌。合作社採取免費統一供“晉谷21號”優質種、提供專用有機肥料的同時,專門成立了技術指導組,搞好合作社社員及農戶的技術指導及服務工作。
合作社堅持聘請專家進行定期培訓,培養技術骨幹,在每個種植基地及村莊,培養一批技術能手,給予一定的補貼,讓他們給本村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同時,採取措施監督農戶嚴格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無公害綠色穀子標準化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種植,保證小米的營養和品質。
社員馮應文説,在産品品質方面,他們理事長可謂是眼裏揉不得一粒沙子,無論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總是“小題大做”、“罰一嚇百”。2008年合作社的小米通過了食品品質安全QS認證,産品獲得了農産品地理標誌。河峪鄉輻射到了周邊的雲竹和西馬等鄉鎮,擁有了無公害穀子標準化種植基地26000畝。
現在,所有跟合作社簽訂了穀子種植合同的農戶,一改以往簡單粗放的種植觀念,認真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科學種植方法種植,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培育出有市場導向意識的新型農民,這是河峪小米保證産品品質的關鍵。”王建福説。堅持做最好的自己成為市場上的殺手锏。不久,隨著顧客美譽度的增加,山西省城各大糧油店、大小超市裏的河峪小米成了搶手貨,市場的觸角北上京津南下滬深,河峪小米成為了知名品牌。
年利潤20%用於科研和推廣
6:2:2分配法是河峪小米品牌化之路的第二張牌。這一分配方式的主要內容是,當年利潤的60%返還社員,20%當作公積金、保險金,社員在無風險時用於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在市場風險或自然災害時補償給社員,20%用於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這張牌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保證了社員積極性和忠誠度,二是在山西小米品牌眾多的叢林生存狀態下,年均20%的科研經費保障了合作社未來發展。
2009年,合作社的河峪“五色小米”(紅、綠、黑、白、黃色)開發成功,填補了市場的空白,試種後市場反應良好。2013年,合作社將這一品類小米的種植面積擴大到3000畝,産品現已走出晉中銷往了太原、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目前,合作社的另一新品種富鋅小米正在中試中,每公斤小米鋅元素含量高達38.7mg。去年以來,合作社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網上運營,線上銷售已佔總銷售額的50%,在天貓糧油米麵類排名前20名。
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的創立,和河峪小米的品牌打造,提高了河峪鄉周邊的農業專業化發展水準。2004年前,河峪鄉穀子種植面積僅6萬畝,畝産300斤左右,畝收入在400元左右。2004年以來,全鄉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畝産提高到600斤以上,每畝收入穩定在1800元以上。周邊三個鄉鎮在品牌的旗幟下實行了糧食的規模化、集約化種植、加工和銷售。讓糧食有品牌,讓産品有功能,增加糧食的附加值,河峪小米合作社的品牌發展路徑越來越清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