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法律”能贏嗎

  • 發佈時間:2015-07-30 04:29:3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任翀

  “網際網路+”給予的想像空間,正從傳統商業向更專業的服務領域。最近,O2O細分領域裏較受關注的一次融資發生在“網際網路+法律”服務平臺“贏了網”上:它獲得了由騰訊領投、德同資本和復勵投資跟投的數千萬元戰略融資。融資後一大變化是,贏了網增加了法律諮詢入口,用戶可以通過微信服務號、移動端網站及電腦端網站進行免費的法律諮詢。

  不過,免費法律諮詢顯然不是贏了網的最終目的。資料顯示,2014年10月上線的贏了網是國內第一家以訴訟為切入點的法律服務平臺,其目標是通過競標模式幫助用戶選擇最合適的律師,實現效益最大化。換句話説,線上法律諮詢服務之後,是希望能“推銷”出線下官司中實打實的律師服務,從而構成“網際網路+法律”的O2O閉環。

  那麼,這一O2O模式是否閉合了呢?從創意來看,網際網路法律平臺確實具備一定優勢。一個顯著特點是,網際網路平臺的律師資源能像淘寶店一樣,突破原有線下律所律師數量局限,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建議或意見。據贏了網宣傳,其平臺已吸引6000多名律師和100多位法學專家顧問,其自有的客管團隊也由擁有法律背景的專業人員組成。

  同時,電商平台中慣用的比價模式也為“網際網路+法律”提供了客戶與律師雙向選擇、利益最大化的機會。贏了網在將線上諮詢變為線下服務的過程中,採取“律師競標模式”。即針對用戶提交的案件資訊,多名律師同臺競標,輸出多個方案,用戶可以根據法律意見和報價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律師。對律師來説,這一競標模式也能激發起業務探討的積極性,從而在競爭中提升業務能力。

  此外,“網際網路+法律”大大提高了找律師的效率。在傳統的訴訟中,當事人需要3天-7天才能聯繫到律師,而從贏了網提供的數據看,用戶線上提交需求後,通常會激活15名-20名律師參與案件,最快在1小時內便有律師提交法律意見。據悉,有超過70%的當事人在對比了不超過3個律師的法律意見後就能確定委託意向,近50%的案件在3天內完成委託流程,律師啟動代理工作。網際網路的效率顯然大大超過線下。

  但“網際網路+法律”畢竟是新生事物,並且屬於專業性最強的一類服務,因此平臺搭建、人員管理以及業務模式完善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舉例來説,法律諮詢不同於普通的電商購物,對細節的溝通要求遠甚于普通事件。那麼,移動端的交流平臺、碎片化的交流時間,能否滿足專業溝通的需要呢?恐怕還得打個問號。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法律”平臺可以網羅大量律師以及法律人才,但他們是否具備真才實學或從業資質,需要平臺一一確認。數量是把雙刃劍,對大部分扁平化運作的網際網路平臺來説,資質確認工程浩大,且效果並不理想——這一點在房地産領域的O2O服務中就表現突出,很多用戶發現網路所稱的“有資質”的經紀人未必名副其實。而法律服務比房産經紀的門檻更高、要求更嚴,平臺能否嚴格把關,將直接決定服務的專業性。

  最後一條,“網際網路+法律”需要克服的短板在於保護客戶隱私。競標模式雖然有利於客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訴訟方案,但前提是客戶提供擬訴訟案件的相關情況。在此過程中很難不涉及隱私或敏感內容。如果對相關資訊“脫敏”,可能影響律師判斷; 如果不“脫敏”,又導致客戶的相關資訊在大量律師間傳播,不利於保護客戶隱私。可見,如何在客戶隱私和案件真實間找到平衡點,將直接決定“網際網路+法律”O2O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