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規矩”有了,誇客的好日子來了?

  • 發佈時間:2015-07-30 04:29:3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群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被無數次引用,藉以形容矛盾、迷茫、顛覆又暗藏希望。時值2015年,在這個對於金融行業來説交織著改革、波動、試錯和追問的年頭,如果用這段名句來概括當下網際網路金融境遇,也算恰如其分。

  7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發佈《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標誌著業界傳説已久的網際網路金融“頂層設計”規則框架落地。多日以來,“圈”內持續沸騰——“野蠻生長”了兩年多的P2P(網際網路貸款行業),沒人管的“好日子”到頭了?

  在集聚眾多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滬上首個網際網路金融産業園區——位於黃浦的“盟智園”,記者見到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代表性企業——誇客金融創始人兼CEO郭震洲,他説的兩句話恰是狄更斯名句的鏡像:“風雨欲來,大量P2P將遭洗牌”,“陽光總在風雨後”。

  忽然之間,有了一個“媽”

  誇客金融是誰?這家創業企業將網際網路基因融入傳統金融領域,和許多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一樣,誇客金融為出借方和借貸方進行撮合,實現市場借貸服務。

  那是夏日裏一個平靜的週末,如同午後突如其來的雷陣雨,央行等部委的官方網站上公佈了 《意見》。雖早有預料,但靴子突然正式落地,業界依然震動不小。這天下午,像盛夏午後如潮的蟬鳴一般,誇客金融所在的園區裏躁動沸騰。

  這是一個國家部委對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給出的整體上的遊戲規則,涉及網際網路支付、網路借貸、股權眾籌融資、網際網路基金銷售、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信託和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等網際網路金融分支行業。而這其中,近期增長最快、影響力最大的個體網路借貸平臺(P2P),自然最為引人關注。

  僅僅誇客金融所在的“盟智園”裏,屬P2P這一類型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就一隻手數不過來。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實現借貸,P2P這種網際網路金融模式,早在約2007年在國內市場萌芽,2013年起爆髮式增長。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P2P網貸正常運營的平臺數已經超過2000家。到去年底,P2P行業成交量已突破2500億元。光明背後的陰影是,跑路、倒閉的P2P也屢屢曝光。今年上半年,爆發問題的P2P平臺數量高達400多家,是去年同期的7.5倍,許多投資者因為問題P2P平臺蒙受巨大損失,歸根結底是由於P2P尚屬監管真空。

  而這次公佈的網際網路金融“頂層設計”,終於對P2P明確了規矩和管束。這個一段時間以來野蠻生長的“娃”有了“媽”——規定由銀監會負責監管。最關鍵的是對P2P進行了“身份明確”——“個體網路借貸機構要明確資訊仲介性質,主要為借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資訊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

  在P2P圈子裏,誇客金融是較早對十部委《意見》給出明確表態的機構之一。郭震洲表態説,“明確網路借貸身份和監管單位,這是對行業的一種認可,稱之為‘利好’並不為過。”他覺得,該《意見》對於P2P首次做出定義,屬於一種法律解釋。從另一個角度也就是説,P2P屬於法律許可行為,不再遊走于灰色地帶。其實,誇客金融很早就呼籲,有必要對網際網路金融加強監管,讓風險控制能力強的企業生存下來,避免出現行業性的集體風險。他認為:“不管,就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P2P與銀行尚未狹路相逢

  P2P不是中國獨創。去年,美國的P2P平臺龍頭Lending Club登陸紐交所,成為全球首家上市P2P公司。而Lending Club的聯合創始人蘇海德也參與創辦了一家中國的P2P公司。很多人説,P2P其實是中國創業市場又一個舶來品。

  誇客金融並不認同這樣的定位。郭震洲看到的是,表面模式上相似的依賴網際網路進行個體之間借貸的國內外P2P,其實在誕生的環境和邏輯上大有不同,“國內外的網際網路金融有著本質區別”。

  郭震洲有著20年風險管理和個人信貸業務經驗,曾在美國銀行業多個金融機構擔任要職。他指出,美國的網際網路金融是金融領域網際網路化,大多數的是金融領域人才把握技術發展趨勢,轉而開展網際網路金融;但中國,更多的是網際網路領域或者其他領域的人來從事網際網路金融。

  美國出現P2P時,傳統的銀行金融市場已經充分發育,社區銀行、面向中小企業乃至普通消費者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都已經高度發達。那裏發生的事,是網際網路新生代與傳統金融機構之間的爭奪和拉鋸。

  而在中國,P2P的産生背景與存在價值與美國有很大不同。郭震洲不客氣地説,“長期存在的壟斷局面,令國內傳統金融機構沒有足夠的創新動力,競爭不夠市場化。也正因如此,市場縫隙很大,其他領域的人逐漸看到了這個市場的機會,紛紛進入。”P2P企業進入借貸市場,其實並沒有真正蠶食銀行原有的那塊“蛋糕”,他們瞄準的小微企業、“草根”消費者這些借貸群體,本來就是幾乎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群體。也就是説,他們的出現,是填補空白。

  有意思的是,郭震洲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物理學博士,他用Quark這個物理學上特別小的基本粒子來命名這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從一開始就明確了誇客金融針對的細分市場——滿足個人消費和小微企業主的融資需求。“這部分市場和人群,是過去從傳統的信貸渠道難以獲得貸款的,傳統銀行的業務模式,要規模化服務這類客戶也無法打平成本”,對誇客金融來説,“市場還遠未飽和,我們根本尚未在爭奪客戶過程中與銀行正面相遇”。

  當然,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高歌猛進,傳統銀行也在應變、在網際網路化,但目前為止,銀行的網際網路化還是服務於他們本來已有的客戶群,更多的是提升客戶體驗、提高業務效率。“他們本身的客戶群體就很龐大、很主流,而目前P2P們總體上還沒有機會、也無暇向銀行的那些大企業客戶發起攻勢。”郭震洲説,相較于遠未得到充分開掘和滿足的個體融資和信貸需求,現在可以提供的供給依然是少的。

  大洗牌中不倒,還需幾把刷子?

  隨著《意見》的落地,以及此後銀監會針對P2P這一細分行業進一步的規範細則的推出,P2P行業內部的“大洗牌”即將來臨。郭震洲判斷,未來兼併和洗牌很可能發生,“市場進入了巨頭時代,只有專業能力強、真正懂金融的公司才能在未來網際網路金融市場裏嶄露頭角,而一些實力弱的公司將被淘汰”。

  駛上發展高速公路的一批P2P企業,發展速度確實是幾何級的。拿誇客金融來説,員工人數在短短一年多從12人發展到近2000人,放款量接近20億元,目前還在呈快速增長。在目前大多數同類公司還未獲得盈利的環境中,誇客金融在去年就已經實現盈利,利潤超過千萬。目前公司已經在數十個城市建立分部,並在北上廣等重點城市建立十余個財富管理中心,未來公司的業務將在全國遍地開花。

  究竟怎樣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可以在“大洗牌”中脫穎而出?郭震洲看來,首先是應選定一個細分市場、選擇適合自身優勢的市場去開拓,比如誇客金融專注于消費金融,其消費金融專業度優勢突出,高管團隊大多來自於國內大型銀行、外資銀行等相關領域。

  《意見》從資訊披露、風險提示、消費者權益保護、行業自律等多個層次明確未來監管框架。這其中,風險管理被提到重要位置。“全國數千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中,管理團隊真正有金融和銀行業背景的很少,不懂金融,也不懂風險管理,這在未來可能造成危機。”郭震洲指出,風險管理成本一般會佔到平臺運營的大部分,但確實是值得投入的,應該要將其放到企業戰略的高度。公司的風控來自於專業度。誇客金融總部近一半人員就職于風控部門,對出借資金以及借款人進行實時監控。配備依託大數據的科學決策系統,對各種指標進行監控,並定時調整參數,從而制定相應的風險準備金、逾期補償金制度,保障客戶資金安全。誇客金融構建了獨特模型,精準地對風險進行評估和定價,將金融模型結合公司特有的信貸工廠決策科學系統,建立了現代化的金融企業管理體系。

  目前,針對P2P資訊披露、運營合規、資金合規等方面,具體監管細則尚未出籠,大多數公司缺乏這方面的手段和工具。而誇客金融已建立了完善的內部管理構架、透明規範的機制、資金託管系統和資訊披露體系,以確保投資人權益。比如,誇客將資金全面託管于中金支付,平臺自身不接觸資金。又如資訊披露環節,誇客金融已引入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進行外部審計,令公司數據披露合規。“目前,在行業內,引入外部審計的公司很少,而引入四大會計事務所的公司不超過10家。”郭震洲説。誇客的撮合資金中有一定比例來自信託,即T2P模式(信託對個人),至今已經通過信託公司募集了十幾期産品,累計資金超過5億元,誇客金融的服務已經達到了機構客戶的標準。T2P模式令誇客金融提前進入監管模式,信託計劃全部在銀監會備案。

  毫無懸念的是,“大洗牌”的來臨,對於合規的、手裏握有幾把“刷子”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來説,是好日子開始了。

  圖1:滬上首個網際網路金融産業園區“盟智園”。

  圖2、3: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洽談區域別有一種寬鬆氛圍。

  見習記者 海沙爾 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